家族政治
自夏禹以來,中國君主世襲的制度即是家族政治的代表象征。其實,中國古代的家族政治并不僅限于君主這一環,臣民之間也莫不處處表現出家族政治來。周代的封建制度,從天子到大夫,以宗法關系來建立政治系統,無疑是典型的家族政治。秦始皇廢止了封建制度以后,宗法式的家族政治在形式上大為削弱,形式上只有君主的家族仍可世襲分封,而臣下世襲之制則告終止。但是,在實質上,家族政治仍廣泛地存在,最顯著的例證即是自西漢便已開始塑造的門第與世族觀念,魏晉南北朝時代門第觀念尤其深刻,政治上成為豪族所把持的局面,一直到唐代末葉,門第仍然影響到實際政治。自宋以后,門第觀念雖漸淡薄,但由于中國人向來家族觀念濃厚,家族內的團結力量很大,因此,親戚間在政治上互相牽引、互相提攜的現象長期存在。范據撰《云溪友議》記載唐人故事一則:
潞州沈尚書絢,宣宗九載,主春闈,將欲放榜,其母郡君夫人曰:“吾見近日崔、李侍郎,皆與宗盟及第,似無一家之謗,汝叨此事,家門之慶也,于諸葉中,擬放誰耶?”絢曰:“莫先沈先也。”太夫人曰:“沈先早有聲價,沈擢次之,二子科名,不必在汝,自有他人與之。吾以沈儋孤單,鮮有知者,汝其不愍,孰能見哀?”絢不敢違慈母之命,遂放儋及第焉。
沈絢之放沈檐及第,其同類事例在中國古代隨時皆有,因此,形成了中國古代的家族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