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7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生態建設
大自然向粗放發展方式亮起紅燈,必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雲南省大理州州長何華代表
城鎮化要讓人記得住鄉愁
新型城鎮化要求城市發展不能再單純追求大而全,而應更注重合理布局,實現各城市之間的優化組合,要更重視城市群建設,避免“城市病”。大理近年充分考慮洱海環境容載量,積極推進城鎮上山,充分發揮城市群功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的城鎮化,才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城市不僅要看上去美,更要住起來舒服﹔不僅是修房鋪路,也包括建設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傳統文化的傳承。隻有加強對古村落、街區等傳統遺跡的保護,才能留得住記憶,品得到原來的味道。新型城鎮化建設不能遺忘鄉村,不能把新農村建設和新型城鎮化對立起來,通過城鄉一體化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記者 徐 雋 楊文明)
河北大學副校長李小亭代表
區域環境協同保護需法律保障
在強化京津冀區域環境協同保護政策措施的同時,更應充分依靠法治,建立區域環境協同保護的長效機制。
要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區域環境協同保護專門立法或京津冀三地的區域環境協同保護的協作立法﹔通過京津冀環境保護規劃的統籌與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調整,環境保護的經濟補償﹔通過京津冀環境執法機關之間的信息共享、預案對接和執法協作,建立區域環境協同保護的執法聯動機制﹔通過創設區域環保法庭,完善環境公益訴訟制度﹔逐步擴大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營造區域環境協同保護的輿論氛圍和主體意識。
(記者 張 洋 楊 柳)
江西省贛州市市長冷新生代表
把經濟增長建在綠色生態上
不唯GDP論,對地方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地方發展的任務和責任越來越重。一些欠發達、后發展地區同時還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差距較大、壓力較大,因此,更需要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較快增長,更加注重生態效益的提高。
要把經濟增長的前提建立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上,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發展。作為國家南方重要生態屏障建設區域,贛州生態效益的問題,環境承載力的問題,發展質量的問題,產業升級的問題,還有百姓就業的問題,尤其是百姓的收入增加的問題尤其突出。下一步,贛州將著力把經濟增長的動力建立在改革創新上,著力抓好試點示范事項。
(記者 任江華)
福建省永安市洪田村鄧文山代表
突出森林的生態效益
據測算,一棵正常生長50年的樹,市場價值最多不到3000元,但它每年創造的生態綜合價值高達120多萬元。因此,砍伐森林所獲取的經濟利益與生態效益相比微不足道。
為維護生態效益,福建永安市通過購買即將砍伐的商品林,努力用10年時間減少砍伐20萬畝森林,爭取到一定階段后,除撫育性採伐外,不再有以木材生產為主的經營性採伐,實現林業發展由側重於生產向側重於生態的重大轉變。
當然,生態補償僅靠財政投入顯然不可行,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並依靠制度力量解決。建議開征生態文明建設專項附加費,以解決資金來源問題。
(記者 江 琳)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陳俊宏委員
打一場持續的治污攻堅戰
政府工作報告集中體現了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精神,語言平實又非常給力,在部署具體工作中用了類似“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讓”字句式近20處,鮮明宣示了政府推進改革、改善民生的堅定決心,充分表明了新一屆政府的鄭重承諾,給人民以信心和希望。
現在,“盛世之下亂象不少”,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正當其時。對個別久治不愈的頑癥,我們不僅要“背水一戰”,更要有“霹靂手段”。像霧霾現象不僅僅是單一的環保問題,還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等,政府不僅要出重拳,而且要用重典加以治理,並強化對污染的監督和處置,應明確提出打一場“全面參與的、可持續的治污攻堅戰”。
(記者 劉 陽)
湖南省懷化市委書記張自銀代表
讓美好家園“兩全其美”
對於那些生態資源豐富、但經濟社會欠發達的地區,應當創新發展理念,真正從生態開發與保護的“對抗思維”中解脫出來,實現生態美麗與經濟發展的“兩全其美”。
地處大湘西地區的懷化市,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最大的市情是欠發展。隻有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效益多贏。生態基礎好,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環保這根弦。隻有繼續做好環保的“加減法”,才能不斷擦亮自己的“生態招牌”。近4年來,懷化依然在持續擴綠、護綠,全市森林覆蓋率又提高了1個百分點,同時將治污方式由原來控制排污總量向關停搬遷徹底消除污染源轉變,力求最大限度堵住污染源。
(記者 顏 珂 白之羽)
風險防控
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密切監測跨境資本流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福建省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委員
變“隱性債務”為“陽光債務”
財政是公共的,不管是預算、支出還是財政的增長、新增部分的投向,還有風險的防控等,都應該接受公眾的監督,這樣才能促進財政資金的使用更加安全、有序。讓“隱性債務”變成“陽光債務”,不僅有助於防腐反腐,還能在更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完善。
規范債務統計口徑,把一些地方實際上以政府信用作隱性擔保卻沒有納入統計的債務統計進來,梳理明白債務的結構。
在此基礎上結合信息化的進展,建立相關數據庫,通過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的實時信息共享,打破原來各個部門對債務監督的碎片化與滯后,形成聯網合力。
(記者 虞金星)
河南省濟源市市長王宇燕代表
防“影子銀行”滋生金融風險
“影子銀行”長期游離於金融監管之外,如股權基金由發改委審批、融資性擔保公司和小額貸款公司由屬地政府確定的監管部門審批、典當行由商務局主管、投資咨詢類公司在工商局注冊即可經營,均缺乏對運營、風險狀況的集中有效監管,集聚了不小的金融風險。
因此,要盡快規范“影子銀行”的融資行為,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違法行為從嚴從快打擊處理﹔從機制與源頭上強化“影子銀行”業務監管,填補“影子銀行”監管的法律空白,防范風險傳遞﹔探索建立地方金融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同時不妨將相對規范、管理水平較高、業務拓展能力較強的“影子銀行”,轉化成小型金融機構,增強金融市場競爭性。
(記者 任勝利)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07日 14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