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孟母三遷”,為的就是盡最大可能給孩子的成長創造好的環境。而2000多年后的今天,不少家長不惜花費重金購置“重點”小學附近的學區房,為的也是讓孩子能夠享受到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所謂學區房,即在指定區域內購房,購房者的子女可就讀該區域內的重點學校。每年春節過后,都是學區房咨詢、購買的“旺季”。雖然近年來,無論是教育部還是市教委,都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教育資源均衡的措施,但是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學區房價格仍然呈上升態勢,家長們爭搶入“名校”的狀況依然存在。
[新聞背景]
就近入學試點 津城名列其中
繼年初《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后,近日,教育部又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重點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國19個重點大城市,2014年制定完善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方案。據了解,這19個城市包括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10個副省級省會城市。《通知》中明確要求,2015年,19個大城市所有縣(市、區)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全社會特別是家長們的高度關注,“學區房”也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新聞故事]
一位媽媽的糾結——學區房 買還是不買?
糾結一 難以接受的價格
30多平方米的獨單,25年房齡的老房子,158萬元一分不讓,昨天在和平區實驗小學附近看完房子后,楊女士就陷入了糾結中。“要想讓孩子上重點小學,就得買學區房,但是這價格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從2012年9月,楊女士的女兒剛上幼兒園時,她就考慮過學區房的事。“眾所周知,和平區的小學教學質量都很高,所以我就考慮提前買個重點小學片區內的房子,當時也看過實驗小學附近的房子,覺得貴,想再等等,看看是不是會降價,可沒想到漲了這麼多。”
春節期間,楊女士帶著女兒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見到楊女士的女兒已近入學年齡,不免“議論”紛紛:“快上學了嗎?”“打算上哪所小學?”“小學是基礎,一定要上個重點校。”誰曾想,親戚朋友的幾句關心話,一下子觸動到了楊女士的神經,使得楊女士開始變得有些焦慮,再次把買學區房的計劃提上了日程:“最近,一有時間我就看房子,可是房價已經這麼高了,會不會降價?是該繼續觀望還是看準了就買?真是搞不清。”楊女士道出了心中的糾結。
糾結二 大房子換小房子
糾結不止這一個。“我和老公都在事業單位上班,平時也就掙些固定工資,要買和平區的房子就得把現在的房子賣了。可即使賣了現在的房子,也還得添錢。我現在住的房子100平方米,也不算舊,可賣了才能在和平區買個三四十平方米的老房子,房子小不說,設施也都已經很陳舊了,根本沒法住。”一邊是孩子能上重點校,一邊是大房子換小房子、新房子換老房子的落差,究竟該如何選擇,楊女士很是苦惱。
除了實驗小學片區,和平中心小學片區的房子有的也達到了4萬元一平方米,這樣的價格令楊女士難以接受。隨后她又看了萬全小學、昆明路小學周圍的房子,基本上每平方米的均價都在2.5萬元左右。“均價這麼高,隻能考慮小點、舊點的房子,能把孩子戶口遷過去,上片區內的小學就行,實在不行就在周圍再租個房子,可想想將來每個月還要花去2000多元的租房費,還真是個不小的負擔。”
糾結三 重點校給孩子壓力
幾個月來,遲遲未拿定主意的楊女士向同事張姐傾訴了心中的疑慮。而張姐的一番話不僅沒堅定楊女士的想法,反而使她在是否買學區房的問題上更加猶豫不定。“重點小學管理非常嚴格,學習壓力也很大,現在很多家長都提前為自己的孩子‘開小灶’,接受各類幼小銜接教育,寫字、拼音、數學、英語……不少孩子都學了很多,你們如果沒學,我勸你最好別去,進去了‘墊底’,還不如不折騰。”
是啊,楊女士崇尚快樂教育,一直不願讓孩子提前上輔導班,可如果這樣的話,孩子到了重點校能跟得上嗎?如果跟不上,會不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折騰了一番,同事的說法又讓她對這件事有了重新的思考。“感覺很迷茫,有人說,小學是基礎,進了好小學,才能考上好初中,將來才能有好出路。可又有人說孩子性格開朗、心理健康最重要,說實話,都有道理,我和老公還在考慮。”至今,楊女士還沒作出最后的決定。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