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最高境界就是在不知不覺中體制機制已調整
“上海已經到了沒有改革創新就不能前進的階段。”對此,上海領導層反復自警。改革圖新成了上海的最熱詞。
問:“沒有改革創新就無法前進”,對上海而言,這是現實還是憂患?
楊:上海對改革創新是有自覺的,改革開放以來,許多改革創新舉措都在全國領風氣之先。上海現在的轉型是歷史上一次比較大的轉型。過去的部分體制機制、管理措施,存在不適應新的發展態勢的情況。我們希望通過改革,使上海經濟更有活力、動力更足。上海要繼續按照中央要求,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科學發展先行者。
問:“改革已到深水區”,上海今年將有哪些 “深水突破”?
楊:首先還是深入推進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今年可能會有一些大的舉措﹔其次是深化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適時把郵電通信、鐵路運輸、建筑安裝等行業納入,進一步釋放試點效應。另外,還將下大力氣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加強對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的扶持。同時,還將加大力度推進政府管理創新。
改革越深入,越需要智慧。現在,我們更多的是想謀定而動,使改革更有實效。看上去我們沒有過多的口號和宣傳,實際上我們沒有停步,力度比以前還大。
問:“於無聲處聽驚雷”?
楊:改革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知不覺當中,你已經把它改好了,體制機制已經調整了。當然,這個境界很難。我們還是一步一步把工作做得更細、更深入,同時把改革可能引起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理政:政府心中要有法,轉型要帶頭
十八屆二中全會提出,推進政企、政資、政事、政社分開,推動行政體制改革。在人們的印象中,上海是“強政府、弱社會”。
問:某種意義上,“強政府”是上海的標簽,您在多種場合提到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二者有聯系嗎?
楊:人們說“小政府、大社會”,政府小一點是對的,但小不等於弱,小也要強。政府要強,自身就要過硬。我們一直高度重視政府自身建設。首先是審批制度改革,這幾年審批事項減少了1000多項。第二是依法行政,政府心中要有法,要知道你的職權范圍是法律規定的,不能越權越位。這個問題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第三是提高效率,簡化程序,把一些繁文縟節去掉。我們項目審批效率因此提高了1/3以上,潛力很大。
問:新一屆政府想展現一個怎樣的上海?
楊: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價值取向是“公正、包容、責任、誠信”。其所揭示的形象就是我們的追求。歷屆上海市政府領導班子都認為,在地方政府管理水平上,上海不但要在全國追求卓越,在全世界也要力爭排在前列。
管理:治大城如烹小鮮
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吸引八方來客。常住人口接近2400萬,其中非戶籍人口佔2/5,上海在尋求承載力與“融城夢”之間的平衡。
問:外來人員想融入上海,享受均等公共服務,比如對異地高考等訴求強烈,上海如何解決?
楊:上海歷史上就是一座移民城市,目前老齡化率達到25%,也需要外來人口補充。一方面,要按國家要求,嚴控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規模﹔另一方面,要善待外來人員。我們將堅持“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居住”的取向,完善居住証管理制度,重點是建立健全居住証與基本公共服務待遇對應掛鉤、梯度化的制度,改善來滬人員基本公共服務。
去年底,我們以《上海市居住証管理辦法》為依據,出臺了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滬參加升學考試的有關方案,一是父母符合進城務工人員管理制度規定的基本要求並達到一定積分的,其子女可在上海參加中高考﹔二是父母符合進城務工人員管理制度規定的基本要求的,其子女可在上海考中職,讀完中職后可在上海考高職高專,讀完高職高專后可參加專升本考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