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劉云山來到榆林市最大的經濟適用房小區金陽小區。他首先走進3號樓,社區工作人員連續敲了三家的門,都吃了閉門羹。(據1月17日《東方早報》)
調研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通過駐點調研、走訪慰問、面對面交談等方式,領導干部能夠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憂、所盼,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這個好傳統逐漸背離了初衷。有的地方瞞上欺下,事先安排好調研地點和發言群眾,給群眾準備“臺詞”并且多次進行“排練”,讓領導觀看一出排演好的“話劇”。有的干部把調研當成“走過場”,上級要求時就到基層溜一圈,見見“老熟人”、聽聽“客套話”、看看“光鮮面”、吃吃“宴請餐”,最后一紙報告了事,調研變成印證決策的證明、聊以慰藉的道具。更有甚者,一去調研便興師動眾、警車開道、層層陪同、前呼后擁,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來“體察民情”,到了調研點腳不落地、鞋不沾泥,只是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有的根本連農村都不去,就在會議室聽聽匯報,取得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圓滿效果”。
“下鄉”成“走秀”、“下訪”成“瞎訪”、“考察”成“看戲”,凡此種種,皆助長了務虛風,損害了廉政風,敗壞了實干風。以此對照,劉云山入戶調查連吃三次“閉門羹”恰恰體現了高層領導的務實風。試想,如果事先“演練”,恐怕早就有人灑街相迎,又豈會讓領導吃“閉門羹”?如果事先安排,恐怕早就門戶大開等待“被調研”,這“閉門羹”又豈會連吃三次?劉云山這三次“閉門羹”看似“折了顏面”,實則是“真”字當頭、“親”字當先、沉到基層、深入群眾的的體現啊。
在3號樓“遇挫”后,劉云山又來到6號樓,走進102號,走訪下崗職工楊春霞一家。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應該引起某些干部的反思吧?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干部下鄉調研還是多去踩踩基層的“實土”、多去看看基層的“實況”、多去聽聽基層的“真音”吧,少些“通知安排”、多些“隨機調研”,少些“官威官儀”、多些“微服私訪”,少些“走馬觀花”、多些“下馬看花”,少些“主觀臆斷”、多些“實地查看”,少些“身不由己”、多些“主動突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察民情、體民意、得民心,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理解、支持和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