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2月19日,鄧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了全國工業交通工作會議和全國工業交通政治工作會議的情況匯報。在時任中共中央工業交通政治部主任、國家經濟委員會第一副主任陶魯茄等人匯報到對調整時期有很多不同看法時,鄧小平指出:“任何時候都要質量第一,不管勁頭多大,都要把質量搞好。”
全面堅持黨的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通過高質量發展凝聚中國力量,充分發揮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優勢,全面提高人民群眾的質量意識。中華民族歷來就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等傳統與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從毛澤東“數量不可不講,質量要放在第一位”思想,再到鄧小平“質量第一”理念,我們黨領導各族人民不斷摸索,不斷實踐,逐漸開辟出一條富有鮮明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理論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強調發展的全面與質量,多次強調:要積極推動出口貿易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這些都反映出我們黨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解更加科學全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加重視,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