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我最終的愿望是過一個真正的平民生活(2)
抽煙有損于身體健康,為此,人們十分替鄧小平擔心,并為他特制了一種煙。1986年9月2日,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鐘節目記者邁克·華萊士在中南海紫光閣采訪鄧小平時,問他要過這種煙。
鄧小平:我抽煙可以吧?
華萊士:當然可以,我也抽一根,謝謝!
鄧小平:我這個是他們對付我,特殊制造的,過濾嘴這么長。
華萊士:過濾嘴長啊!比煙還長。
1988年3月25日,在全國人大七屆一次會議開會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件趣事:當時大會規定不準抽煙,坐在主席臺上的鄧小平卻不知不覺地忘記了這一規定,習慣性地點上一支煙吸了起來。坐在臺下的一位人大代表見狀,立即寫了一個紙條,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將這張紙條交給了臺上坐在鄧小平旁邊的一位領導同志。這位領導同志接過紙條,看到上面這樣寫道:“請鄧小平同志在主席臺上不要抽煙。”他略為遲疑后,面帶微笑地把紙條遞給了鄧小平。鄧小平看了看這張紙條,便立即把煙滅了。
不久,鄧小平在會見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夫人時提及了這件事。
1988年4月16日上午,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內充滿熱烈的氣氛。鄧小平健步走上去與來訪的阿基諾夫人握手,并說:“歡迎你,我很高興見到你。”
雙方坐定后,即開始了下面這樣一段對話。鄧小平:我抽煙啦!
阿基諾夫人:我不能對您說不能抽煙,因為我不是這個國家的領導人,但是在菲律賓,我們內閣開會,不許抽煙。
鄧小平:這次人大,我違反了一個規則,我習慣性地拿起一支煙來,就有一個代表遞條子,提出批評,馬上只好接受,沒有辦法。
說完,雙方都爽朗地笑了。
這一個黨的領導人和普通人大代表平等相處,共同遵守公共場合秩序的故事,很快被傳為佳話。
退休后的鄧小平,希望像普通人一樣,上街走一走,看一看。
1990年7月3日,距第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只有兩個月時間了,鄧小平來到北京京廣大廈,在第40層樓上俯瞰北京市容,并連聲稱贊:北京建設得好,亞運會建筑搞得好。
在視察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場館時,這位老人滿懷激情地說:“我這次來看亞運體育設施,就是來看看到底是中國的月亮圓,還是外國的月亮圓?看來中國月亮也是圓的。”他語重心長地指出:“現在有些年輕人總以為外國的月亮圓,對他們要進行教育。”
鄧小平打出一張“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國際形勢日趨復雜,國內經濟發展趨緩的情況下,如何善于利用時機解決中國自身的發展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問題。
1990年3月3日,鄧小平與幾位中央負責同志談話,圍繞著國際形勢和經濟問題發表了重要意見。他指出:現在特別要注意經濟發展速度滑坡的問題。要實現適當的發展速度,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務里面打圈子,要用宏觀戰略的眼光分析問題,拿出具體措施。
拿出什么樣的措施呢?鄧小平的心中已有了一個設計。
鄧小平說:比如抓上海,就算一個大措施。上海是我們的王牌,把上海搞起來是一條捷徑。
鄧小平打出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與發展的一張“王牌”。
上海,在中國近代史上曾是遠東最大的貿易金融中心和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
上海,鄧小平對它有著特殊的感情。
1920年的夏天,16歲的鄧小平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正是在這里,他和其他80多位四川子弟一起乘坐法國郵船“鴦特萊蓬”號赴法勤工儉學,開始了他革命生涯的第一站。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鄧小平隨中共中央機關由武漢遷至上海,并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開始在這里從事革命斗爭。當時的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人員回憶說:“1927年以后同1927年以前情況有不同,中央從武漢搬到上海來,情況變了,那時白色恐怖厲害,我們中央各部門就不來往了。鄧小平和中央秘書處住的地方我從來沒去過,并且也不許去。”黃介然也回憶道:“那個時候,就是在上海的云南路,中央有一個辦公接頭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中央政治局在那里開會的,鄧小平是秘書長,當然他在那里。”為了在白色恐怖的上海站住腳跟,鄧小平在這里當過雜貨店的老板,當過古董店的老板,以此為掩護。也就是在這期間,他和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學張錫瑗結婚了。
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作為渡江戰役的總前委書記,擬定了《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并率領千軍萬馬解放了大上海,擔任第一任中共華東局第一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鄧小平曾多次視察上海,上海的建設與發展留下了他的足跡。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時刻關心著上海的發展,特別是從1988年起,他連續7年在上海過春節,對上海的重新崛起傾注了大量心血。
1990年初,他來上海過春節時非常關心浦東開發這件事。他說,上海和浦東開發,不是上海一個地方的事,是全國的事。浦東開發,可以帶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發展。回到北京后,鄧小平向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說,我已經退下來了,但還有一件事我要說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東開發,你們要多關心。他還特意要求李鵬負責抓一下浦東的開發和上海的發展問題。這一年的4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浦東的戰略決策。同時宣布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重點,就是浦東開發。從那時起,上海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91年2月,鄧小平來到上海。他對上海市黨政領導同志說:“上海開發晚了,要努力干啊!”“如果當時(指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同意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決定將出口特區改為經濟特區——作者注)就確定在上海也設經濟特區,現在就不是這個樣子。”在視察南浦大橋工程時,他又說,上海這么大,不搞幾座大橋不行,要加快交通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能早上的就集中資金早上,早上一年早得利一年,不然要拖到下個世紀去了。”這年的年底,他來上海,看到上海有了變化,非常高興。提出思想要更解放一點,膽子要更大一點,步子要更快一點。他說:“上海民心比較順,這是一股無窮的力量,目前有條件上得更快一點。”“上海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高屹)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