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深聚焦:城市學校承載量還能有多大

2013年03月28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武漢:

流動花朵進城,學校容得下嗎

記者  田豆豆

2月25日,武漢市各小學同時開學。記者調查發現,有的區小學招不滿、有的區校舍不夠用,但共同的是,隨父母進城的農民工子女日益增長,給城市教育帶來新的挑戰。

記者來到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調查了解,東湖開發區是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像個年輕人一樣快速成長。通過“托管”附近遠城區和農業區的土地,開發區面積不斷擴大,每年大量項目落地,企業入駐,伴隨著白領、工人等人口的急劇增加,新入學或轉學來的小學生也同步增長。

同時,開發區的城市化進程比其他地區更為明顯。幾個月不見,就有新一批農民變市民,農田變廠區。僅2012年,該區就加快建設了大批被征地農民還建社區,近4萬居民回遷。居住地從分散到集中,“新市民”們對孩子就近上學、上好學的要求也更加迫切。為滿足外來人口和新市民的孩子就學要求,2010年至2012年間,開發區教育局就拆舊校、異地重建了7所中小學,3所幼兒園,目前還有兩所中小學已基本建成,正在裝修。

重建的7所中小學比起過去,學生吸納能力增加了144個班。“但還是感覺學校建設速度趕不上學生增長速度。近幾年,每年小學生人數都會增長300—400人,經常有家長打電話來反映,他們所住的新小區附近學校太少,孩子入學比較困難。還有的家長千方百計把孩子送進自己認為最好的幾所小學,導致這幾所小學班額偏大,又招來另一些家長的投訴。”開發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鄭幫記說。

“超級大班”現象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貧困山區則更加普遍。記者在恩施調研發現,這里的初中、小學班級少則六七十人,多則90到100多人。而且,山區孩子家住得遠,一般必須寄宿,寄宿生宿舍更加擁擠。在利川市民族中學,記者看到,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里,擺了8張高低鋪,住16個學生。宿舍里孩子們連衣柜都沒有,只能把衣物等放在床下。農民進城務工、山區小學撤點并校等,使山區鄉鎮、縣城中小學面臨生源爆發式增長的趨勢,而由于貧困地區財力困難,新建校、改擴建學校的步伐還是跟不上生源增長的速度。

3月19日,湖北省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湖北省人口與發展2012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湖北省流動人口835.27萬。在跟隨父母一起流動的孩子中,一孩即“老大”占74%,一孩之中又以低齡兒童隨父母流動比例更高。據統計,一孩中0—5歲學齡前兒童隨父母流動的比例近88%,6—11歲為83%,12歲以上的為60%以上。

上海:

五年再建千校,將來還能怎么辦

記者  姜泓冰

“‘金豬寶寶’多?再過幾年的兔寶寶、龍寶寶還會更多,我們國家正處在新一輪生育人口的高峰期中。”上海市教委巡視員尹后慶告訴記者,上海幼兒園數和小學學位面臨巨大壓力,從2004年起,出生人口進入第三個高峰,每年新生嬰兒都比上年持續增加一兩萬人,2012年出生的“龍寶寶”,更是陡增4萬多人,達到22.6萬人。

為了迎接這一次入學高峰,上海從2006 年起啟動兩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08年又啟動郊區學校建設工程,市、區兩級政府投入資金近百億,在郊區縣建設500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卻仍然沒能跟上郊區常住人口大幅增加的兇猛勢頭。到2012學年,郊區中小幼學生已占了全市學生總數的七成以上,但郊區中小幼學校數僅占全市學校總數的六成多。

雖然同樣面臨教育資源供需矛盾、義務教育學位緊張,在上海,“金豬寶寶”要進入公辦小學讀書還不太難,“一位難求”的是其中教育水平高、名氣大的優質中小學和幼兒園。

在各大一線城市中間,上海之所以能顯得相對從容,緣于它自1994年起已不再僅僅統計戶籍人口出生數,而加進了“常住人口”指標,率先將教育設施的建設建立在與常住人口出生人數相掛鉤,按照人口周期波動及早布局教育資源,尤其是在城郊結合部大力推進公建配套學校的規劃建設。

不過,說起入學壓力,上海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倪閩景依然眉頭緊鎖。憂慮來自不斷上漲的外來人口數字。

以“金豬寶寶”為例,2007年上海出生的16.66萬人口中,本地戶籍人口10.08萬人,可以推算出,本學年將入學的近23萬名學齡兒童中,55%以上是非上海戶籍人口。這已是連續數年上海新入學的外來人口占學齡兒童半數以上。目前在上海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的外來人口,已超過53萬人。

尹后慶透露,近些年來,通常小學入學人數要比6年前本市出生人口數量增加38%左右。按照這一比例,到2012年出生的“龍寶寶”們成長為學齡兒童時,上海各小學要接收的新生人數將達31萬人。

為了應對持續上漲的入學潮,“十二五”期間,上海還將建設中小學和幼兒園1042所。而目前,上海的中小學和幼兒園總數不過3000余家。5年間增建1/3,其中88%都將建設在人口大量涌入的郊區。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建校規模。這一輪建設之后,上海恐怕再沒有學校建設的余地了。”倪閩景說。

讓倪閩景更焦慮的是,外來人口集中居住的區域分布較難準確預測,提前布局教育資源有時會失去判斷依據。以地處城郊結合部的松江區九亭鎮為例,這里原本建有大量低密度住宅,規劃居住人口3萬,但由于生活成本相對較低、工作機會較多,實際居住人口竟高達30萬人,原來配套建設的學校不能滿足需要,只能緊急補建。據悉,在像九亭這樣聚居人口遠遠超過規劃目標和設施承載力的地區,上海市教委和一些區縣目前正在緊急補建的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就有150所。

“要解決教育資源均衡和科學布局問題,還需要提高城市人口的科學管理水平,認真研究城市發展戰略。”顯然,倪閩景還在被這樣一個念頭困擾著:

新建千校之后,人口向一線城市的遷徙聚集繼續,還能怎么辦?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