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紅火非“科技”之功 創新驅動仍需制度探索
熟悉國內外資本市場的人士常常開玩笑說:“美國最穩健的股票是蘋果,中國最穩健的股票是茅臺。”盡管白酒行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不菲,但不能否認的是,白酒所創造的巨額利潤卻與科技創新本身的關系不大。
清華大學新產業與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凱昭告訴記者,中國酒企特別是白酒企業在營銷和研發上的紅火實際上并非是真正的消費轉型,公務消費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與價值最大化的白酒企業相比,眾多中小創新企業面臨的科技成果轉化難、技術價值實現難、研發投入持續難的問題折射出的不僅是中國在“創新驅動發展”上的尷尬,更折射出人們對于創新意識、創新價值的認識缺位。
“酒企紅火與創新型企業掙扎,背后反映出的其實是一種價值取向。”上海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邵詩洋告訴記者,目前的社會發展階段,國人更愿意消費的還是傳統產業下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而對于創新帶來的文化層面、知識產權層面的消費則缺乏熱情,這也是導致科技創新難以實現其真正價值的重要社會因素。要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真正讓科技進步驅動經濟增長,需要的不僅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更需對創新意識的轉變和對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化。(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記者羅宇凡、楊毅沉、趙瑞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