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結構性減稅中釋放活力
結構性減稅,有別于全面減稅,是有增有減的稅收政策。在今年的積極財政政策中,結構性減稅取代“增支”成為重心。
國家今年確定的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中,落實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對小型微利企業實施所得稅減半征收優惠政策、穩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降低部分進口商品關稅……一系列減稅舉措在為企業和個人減負的同時,無疑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巨大活力。
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為例,作為今年結構性減稅的重頭戲,這一改革一旦全面鋪開,減稅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認為,今年我國調低了經濟的增速目標,經濟發展的重心放在轉型上,越是這種情況,越要發揮結構性減稅作用,相對于今年的赤字規模,結構性減稅還有很大空間可以挖掘。
而對于中小企業減負問題,賈康認為,當前關鍵要把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好,如提高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政策需在各地盡快形成實施細則,把好事做實,實事做好。
此外,結構性減稅也要做好“增稅”文章。專家說,結構性減稅的內涵就是要向高收入者、高污染企業多征稅,給中低收入者、小微型企業減稅,在這一背景下,推進資源稅、房產稅、環境稅等改革已列入稅改計劃。
“結構性減稅會釋放經濟活力,促進地方經濟轉型。”韓杰告訴記者,以北京市為例,雖然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度在減弱,但金融、租賃和商業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軟件等行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財政收入“多點支撐”局面正在形成。
(新華網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韓潔、何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