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是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一項明確要求。總參工程兵某設計研究所通過不斷校正識才的視角、優化育才的環境、完善用才的機制,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設計科研工作實現了“雙豐收”。他們的經驗表明,我們的人才觀念越開放,我們的人才資源就會越豐富,我們的各項事業就會越發展。
翻開總參工程兵某設計研究所科研人員名冊,陣容強大令人驚訝——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名,技術三級專家6名,總參優秀中青年專家10名,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結構師43名。在科研工作中,他們大顯身手,將130余項高等級科研成果,源源不斷地運用到我軍防護工程建設第一線。
春華秋實,碩果滿枝。透過這些耀眼的成果,記者發現,該所黨委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的新思路、新做法,是一道更加亮麗的風景。
眼光向“下”人才多——
用好“潛人才”更需特別重視
在該研究所,幾年來先后涌現了幾匹“黑馬”——
剛剛分配到所里的工程師胡金生,還未摘掉肩上的學員牌,就被“點將”擔綱主持某項重點課題。胡金生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拼搏半年終獲成功,項目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填補了我軍防護工程建設上的一項空白。
為攻關某項重點課題,研究所為博士田志敏專門成立了某研究中心。前所未有的舉措,激發了前所未有的熱情。第二年,田博士一舉摘得包括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多項大獎……
像胡金生、田志敏這樣的“黑馬”緣何可以脫穎而出?該所政委朱洪光的回答是:“所里實行的‘人才潛力評估機制’功不可沒。”
近年來,針對信息技術和武器裝備的快速發展,一大批防護工程急需項目先后投入研究。然而,幾年前的一組統計數據卻表明:所里幾名專業領域帶頭人和老專家,平均每人肩負3.5項課題;其他科研人員,平均10人才“攤”得上一個重點項目。
鮮明的對比數據,給所領導帶來深深的震撼。黨委會上,朱政委鄭重提出自己的觀點:我們選人用人喜歡用那些已被大家公認的“顯人才”,而如何發現和培養“潛人才”則是一個更需值得重視的課題。只有搭建起一支上下聯動、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才能提升設計科研的整體水平,為防護工程建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經過多方論證,一套靈活的人才潛力評估機制在該所應運而生。他們抽調所內外專家組成評估組,重點從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際操作能力等幾個方面,結合中青年科技干部各自的工作崗位和科研任務進行潛力評估,只要考核結果突出,不論年齡大小、學歷高低、資歷深淺,一律在科研課題分配上予以傾斜。在此基礎上,他們還同步推行項目組長競爭上崗,每年組織年輕科技干部現場競標課題項目。
“潛力評估+競爭上崗”,助推一批年輕科技干部競相成才。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該所80%的項目負責人,已由平均年齡35歲的年輕科技干部來擔任。越來越多的后起之秀,正在防護工程設計科研領域擔當重任、挑起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