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向“內”人才多——
“人才雪球”越滾越大
2009年12月,該研究所承擔某大型地下防護工程設計,卻因通信指控專業(yè)設計圖紙耽擱而“歇工”。情急之下,所黨委決定向軍內外單位“借智”,可是求援電話打了一個又一個,請柬也發(fā)了一張又一張,得到的回音卻讓人失望:“這方面的人才暫時沒空,最早也得半年之后了。”
此時,工程師王雪娟剛剛參加全軍通信指控專業(yè)培訓回來,主動請纓承擔這項任務。頂著重重質疑聲,所黨委讓小王放手一搏。沒想到她在有關專家的幫助下很快完成了設計任務,整體工程設計也按時有序地推進。
自己有人為啥“受制于人”?聘請“外援”的尷尬和王雪娟成功的范例,促使該所領導認識到:隨著信息化浪潮撲面而來,一些緊俏專業(yè)人才各單位都缺,有幾個也都視為“寶貝疙瘩”;開展軍事科研,引進外援有時是必需的,但是一味地靠外援打硬仗絕非長久之計。
“打造高層次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必須首先立足于現有條件,立足于自身崗位。”所黨委很快統(tǒng)一了思路,相繼走出了“三步棋”:
添加“催化劑”。他們啟動科技人才建設工程,建立完善優(yōu)秀科技人才激勵機制,設立所長獎勵基金和青年科技基金。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人員,優(yōu)先晉級、立功、受獎,優(yōu)先出國考察、參加學術交流。
鋪設“快車道”。依據專業(yè)項目需求與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地方高校聯合培養(yǎng)博士,科技干部把博士論文和科研課題“合二為一”,既讀了學位,又可收獲科研成果,有效縮短了人才成長周期。
搭建“孵化器”。該所先后成立了“防護工程科研創(chuàng)新站”“建筑方案設計創(chuàng)新站”和“防護工程設計科研創(chuàng)新工作站”,吸收所內32名優(yōu)秀科技干部進站工作,10余項重點設計科研課題先后被破解。
重視、重用身邊人才,激活了軍事科研一池春水,帶來了人才建設嶄新氣象。近年來,所里先后有12名中青年科技干部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全軍科技創(chuàng)新拔尖人才培養(yǎng)對象和總參優(yōu)秀中青年專家?guī)臁_^去,該所千方百計挖外援、引人才;如今,數十家軍地單位紛紛拋來橄欖枝,僅今年就有16家單位提出智力支援或聯合攻關的請求。
眼光向“前”人才多——
“創(chuàng)新尖兵”踏浪潮頭
2010年12月,該所某新型防護設備系統(tǒng)相繼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和3項國家專利。說起這項成果,背后還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幾年前,一場信息化條件下工程防化演習中,隨著“毒氣彈”的爆炸,有害氣體迅速蔓延,可防護門遲遲沒有合攏。頃刻間,滾滾“毒氣”涌入工程內部。導調組最終裁定:因防護門過于沉重,導致人員操作不便,致使密閉防護門未能及時關閉。
“如果防護門自身重量輕一點,是不是就會避免這一幕?”所里劉首、郝魯波等幾名工程師產生一個想法:“輕質高強復合材料是新興前沿技術,如果制成防護門,不僅抗力極高,同時又為應急操作帶來極大便利。”
幾位年輕人經過不懈努力,連續(xù)突破3項技術瓶頸,首批成型的防護門重量減輕40%,抗力提高20%,為我軍防護工程建設鑄起了一道新型“盾牌”。
“劉首等同志的‘意外發(fā)現’,并非偶然,也非個案。”所長許正鳳對記者說:“作為軍事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只有先設計好未來戰(zhàn)場,才能設計好軍事工程。”近年來,該所把服務戰(zhàn)斗力作為人才建設的“第一導向”,積極營造創(chuàng)新向戰(zhàn)場聚焦的濃厚氛圍,實現了人才建設與戰(zhàn)場需求的無縫對接和有機融合。
課題缺乏前瞻性決不立項,這是他們訂下的一條“鐵律”,所有的研究課題都要拿戰(zhàn)斗力的尺子量一量“長短”,僅今年以來,他們就對在研的30余項課題進行復盤論證,果斷砍掉了近30%的非前瞻性項目。
在學術爭鳴中向科研高地沖鋒。該所各個研究室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諸葛亮會”,大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在第一研究室,僅針對精確制導武器破壞效應一個研究方向,就“碰撞”出了10余項重點研究課題。
“聯合作戰(zhàn)”打出科研重拳。該所以重大任務需求為牽引,對人才隊伍進行優(yōu)化組合,初步形成了涵蓋不同層面、融合多種力量的一體化科研團隊。集智攻關,喜訊傳來:由他們承擔的某重大課題研究取得歷史性突破,目前已通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評審。(趙杰 記者 周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