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奮斗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對搞好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十分重要。改革開放的開啟是伴隨著鄧小平對艱苦奮斗的著重強調和貫徹執行展開的。在鄧小平的多次講話中,“艱苦創業、勤儉辦事、多吃點苦”等,都是對艱苦奮斗精神的重申。
“我們窮,為什麼要講排場呢?”
鄧小平提倡艱苦奮斗源於他求真務實的勇氣,以及對我國國情的清醒認識。面對改革開放之初百廢待興的國情和一日千裡的世界形勢,鄧小平說:“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
鄧小平對我國國情有一個“美人”的生動比喻,他說:“一個人本來長得不漂亮,要打扮成一個美人,那是不行的。老實的態度,倒是可以改善我們的工作,發展我們的國家。不認識自己,沒有希望。”所謂老實的態度,就是鄧小平提倡的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個樸實的道理,是我們在走了歷史彎路后全黨全國人民痛心疾首的共識。國外學者評價鄧小平的實事求是作風,“把中國從走歷史捷徑的大夢中喚醒,重回必須依據宏圖偉略按部就班實現歷史的現實世界中”。
基於老老實實面對國情、解決問題的態度,鄧小平對一些浪費資金講排場搞形式主義的活動,多次作出批示:要節約,要少搞或者完全不要搞。他的態度是:“我們窮,為什麼要講排場呢?本來窮,就別擺富樣子,好起來再說。”在四川廣安鄧小平緬懷館展出的一組批示,充分體現他反對浪費、反對講排場的基本態度。1978年9月上旬,鄧小平在《情況匯編》上刊登的北京一個市民反映“十一”國慶節游園活動浪費資金、建議厲行節約的文章上,作出批示:“不搞好。”1978年12月16日,鄧小平在《關於籌備紀念紅四軍入閩、古田會議召開五十周年的請示報告》上批示:“隻搞小型活動,花幾百萬元不應該,不如將這筆錢移作支持老根據地的建設。”1980年3月30日,鄧小平就南京軍區準備建造豪華高干招待所一事作出批示:“由中央辦公廳查証,並制止。”4月16日,鄧小平閱中共江蘇省委負責人關於南京軍區建造接待用房的有關情況的說明后再次批示:“可以繼續建成,建成后撥作旅游事業使用。設計亦按旅游標準修改。軍隊內部不應該有這樣豪華的招待所。”
“我們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
鄧小平提倡艱苦奮斗,來源於他對完成黨的事業和目標的堅定意志。“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鄧小平總是把重塑艱苦奮斗精神與實現黨的事業的希望聯系在一起說,在每每談及現代化目標的談話中,都要強調靠艱苦奮斗來實現。
1979年3月,鄧小平在具體分析現實國情和世界形勢后實事求是地重新論証了我國的發展目標,提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把我國的發展目標實事求是地降了下來。此后,他借機不斷向國內人民和外賓宣傳,並指出,為了實現“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目標,我們必須艱苦奮斗,“如果不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這個目標不能達到……要堅持我們歷來的艱苦奮斗的傳統,否則我們的事業是不會有希望的”。
鄧小平把塑造全黨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精神作為改革最重要的準備和前提。在1980年元旦的全國政協座談會講話裡,鄧小平提出“要有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80年代要做的四件大事之一、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四個保証”之一。在鄧小平看來,“我們要搞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還很窮,就是要老老實實地創業,就是要吃點苦,否則不可能有今后的甜。人民生活隻有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才能得到逐步改善。”
改革開放蓄勢待發之際,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會議上作《目前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為統一全黨思想、集中力量搞現代化建設做動員。在報告裡,鄧小平再一次提出“要有一股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具備的前提之一,與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路線、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培養社會主義干部隊伍一起作為搞四化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注意的問題。他說:“我們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我們對於艱苦創業,要有清醒的認識。”鄧小平對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目標非常有信心,但對將要面臨的困難很清醒,他告誡全黨:“我們擁有各種有利條件,一定能夠趕上世界上的先進國家﹔但是也要認識到,為了縮短和消除兩三個世紀至少一個多世紀所造成的差距,必須下長期奮斗的決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不能不提倡和實行艱苦創業。”
根據鄧小平的這些思想,黨的十二大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明確提出要完成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就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
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探索和試驗,鄧小平帶領全黨確定了我國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翻兩番等一系列戰略目標。同時,鄧小平強調:為了確保這一戰略目標的如期實現,更應該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他說:“中國如果不普遍地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要在本世紀末實現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就不能達到。”“要堅持我們歷來的艱苦奮斗的傳統。否則我們的事業是不會有希望的。”黨的十三大閉幕后,鄧小平向外賓介紹我國發展目標時,說:“我們的路還很長。”如何完成我們的目標?“我們還要夾著尾巴做人,要很謹慎,並且要艱苦奮斗,艱苦奮斗還是要講,一點不能疏忽,要勤儉辦一切事情,才能實現我們的目標。”
“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
為倡導和堅持黨艱苦奮斗的作風,鄧小平躬行實踐,以自己的表率行動為全黨樹立了榜樣。他一生簡樸,從不奢侈浪費,也不講排場。每到一地參觀視察,他都要求不妨礙群眾,不搞迎送,不請客,不斷絕交通。1979年7月,鄧小平攀登黃山,特別交代不封路,不斷游,不對外宣傳,不搞特殊化。登山過程中遇到趕路的年輕人或挑夫,就主動給他們讓路。鄧小平的身體力行是對全黨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無聲號召。
鄧小平教育黨的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在艱苦創業方面起模范作用,並明確要求:培養、選拔年輕干部,要使他們能夠繼承和發揚黨的艱苦樸素、密切聯系群眾等優良作風。鄧小平說:“艱苦創業,首先要我們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帶頭,反對特殊化,在艱苦創業方面起模范作用。”在鄧小平看來,提倡艱苦創業精神,是保証共產黨員政治本色,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防止墮落腐化的有力武器。他說:“堅持這個傳統,才能抗住腐敗現象。”他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時說道,隻要我們“關心群眾,同群眾打成一片,不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眾一塊吃苦,任何問題都容易解決,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闡明了艱苦奮斗與密切聯系群眾,進而克服困難的關系。
鄧小平還認為,艱苦奮斗是一個國家的風氣問題,是現代化建設的精氣神,“要加強對人民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艱苦奮斗。這是中國從幾十年的建設中得出的經驗”。在鄧小平看來,艱苦奮斗事關老百姓對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認識,體現在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提倡在生產中“杜絕各種浪費”“提高勞動生產率”,他說:“必須再一次向干部和群眾進行教育,我們是個窮國、大國,一定要艱苦創業。”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對著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鄧小平更加強調要發揚艱苦奮斗的傳統,抓緊艱苦奮斗的教育。他說:“我們最大的失誤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發展不夠。最重要的一條是,在經濟得到可喜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況下,沒有告訴人民,包括共產黨員在內,應該保持艱苦奮斗的傳統。”
鄧小平強調,進行艱苦奮斗的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長期任務,“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業”。(王達陽)
(據《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