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在不同場合對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者的歷史功績、歷史地位有過許多重要評價﹔對鄧小平理論在解決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解決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上的指導作用和現實意義,有過一系列重要論述。為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現從已經公布的文獻中摘編習近平同志有關鄧小平和鄧小平理論的一組重要論述,供學習研究參考。
我們要永遠銘記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的歷史性貢獻。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願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
——《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9日
應該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特色鮮明、富有效率的,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需要不斷完善。鄧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在視察南方重要談話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我們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2012年11月17日),《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9日
一九七八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成為黨和國家堅定不移的基本方針。就是在這次會議上,鄧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路線方針政策,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深刻吸取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訓,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成敗得失,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新要求,我們制定了我國現行憲法。
——《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2年12月4日),《人民日報》2012年12月5日
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對這個重大判斷,結合三十多年來我國改革發展歷程可以看得更清楚。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十年內亂后的中國,經濟瀕於崩潰,人民溫飽都成問題。面對這樣的嚴峻形勢,鄧小平同志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振聾發聵啊!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2頁
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國家要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說,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歷史上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新時期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中國發展的實踐証明,當年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是英明的、正確的,鄧小平同志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今后,我們要堅持走這條正確道路,這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我們不僅要堅定不移走下去,而且要有新舉措、上新水平。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2—3頁
我要再一次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個口號。這個響亮的口號就是鄧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視察南方途中提出來的。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實踐充分証明了這個真理。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至11日),《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78頁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強大動力。現在,解決我國進一步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戰,必須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鄧小平同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經說過:“改革的意義,是為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后的持續發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紀的前五十年。這件事必須堅決干下去。”鄧小平同志看得很遠、想得很深。這說明,我們黨早就估計到,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4頁
鄧小平同志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3年1月5日),《人民日報》2013年1月6日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二十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3年1月5日),《人民日報》2013年1月6日
馬克思主義必定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不可能一成不變,社會主義從來都是在開拓中前進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3年1月5日),《人民日報》2013年1月6日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就強調:“在目前的歷史轉變時期,問題堆積成山,工作百端待舉,加強黨的領導,端正黨的作風,具有決定的意義。”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都高度重視作風建設,這些年來先后開展了整黨、“三講”教育、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等。我們黨始終強調,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
回過頭來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我們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始終高度重視抓作風建設,始終高度重視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黨精神面貌和作風狀況煥然一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18日),《黨建研究》2013年第7期
我們黨已經走過了九十二年的光輝歷程,我們的人民共和國已經走過了六十四年的光輝歷程。九十二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偉大奮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這三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全黨全國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力前進。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6月25日),《人民日報》2013年6月27日
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回過頭來看,我們對鄧小平同志這番話就有更深的理解了。所以,我們講,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
鄧小平同志在一九九二年提出,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這次全會在鄧小平同志戰略思想的基礎上,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我們之所以決定這次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不是推進一個領域改革,也不是推進幾個領域改革,而是推進所有領域改革,就是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總體角度考慮的。
——《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2013年11月12日),《求是》雜志2014年第1期
鄧小平同志說: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后,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我們要通過深化改革,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等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同時,要處理好活力和有序的關系,社會發展需要充滿活力,但這種活力又必須是有序活動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洶涌也不行。
——《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2013年11月12日),《求是》雜志2014年第1期
三十五年前,在黨和國家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在鄧小平同志領導下,我們黨解決了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根據新的實際和歷史經驗確立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這兩個相互聯系的重大歷史課題,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把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創和發展的偉大事業堅持好、發展好。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2013年12月27日
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舊的制度推翻了,中國向何處去?中國人苦苦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君主立憲制、復辟帝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都想過了、試過了,結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在建設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有成功也有失誤,甚至發生過嚴重曲折。改革開放以后,在鄧小平先生領導下,我們從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出發,探索和開拓國家發展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和平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現代化,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國情,注定了中國必然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我們走出了這樣一條道路,並且取得了成功。
——《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2014年4月1日),《人民日報》2014年4月2日
(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五編研部摘編)
(來源:《黨的文獻》2014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