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路徑:隻有讓綠色產生效益,才能真正保護綠色
2009年江西申請建設鄱陽湖國家級生態經濟區時,曾有人提出一個疑問,生態保護不僅需要多投入,產業發展還受限制,作為欠發達地區的江西為什麼會感興趣?3年后,記者帶著同樣的疑問來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核心示范區共青城市一探究竟。
在共青城全國青年創業園,記者走進了錦興紡織公司廠區,整潔的車間內隻聽機器轟鳴,卻看不到幾名工人。據介紹,由於採用世界頂尖設備,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廠區粉塵污染大大降低,同時用工減少90%,產能提高30%,產品附加值提高40%。
共青城市委書記李曉剛說,錦興紡織公司代表著共青城的產業發展標準:低污染、低能耗、高產出,這是我們在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關系處理上堅守的底線。目前,共青城市人均GDP達到9800美元,是江西省平均水平的三倍,萬元GDP能耗僅0.28噸標煤,不到江西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空氣和水質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與共青城遙相呼應,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邊緣的達拉特旗,一條全新的生態產業鏈正在崛起。
過去8年,達拉特旗東達生態移民村累計吸納從周邊生態退化地區搬遷出來的農牧民近萬人。負責建設移民村的東達蒙古王集團同時引入獺兔養殖引導移民改變傳統畜牧方式,現在這條綠色產業鏈已經初具規模。
今年東達移民村獺兔養殖全產業鏈規模產值已經超過3億元,獺兔養殖給一個普通養殖戶(2500隻)帶來的年收入超過10萬元,初步形成了生態系統修復—綠色產業發展—百姓致富—更加注重生態系統修復的良性循環。
“隻有讓綠色產生效益,才能真正保護綠色?!睎|達蒙古王集團董事長趙永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