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腐敗需聽取更多民間聲音。紀檢部門聽取民意、尊重民意、回應民意,充分了解公眾對于反腐問題的期待,這也讓人相信,官民互動的反腐,未來大有可為。
昨日新華網報道,中央紀委證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十八大以后,國內掀起“反腐風暴”,包括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在內的一批官員紛紛被查,提振了公眾的反腐信心。而此次劉鐵男涉嫌違紀正接受調查,無疑更加引人矚目。
去年12月6日,《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在微博上向中紀委實名舉報劉鐵男涉嫌學歷造假、巨額騙貸等問題。當日,國家能源局新聞辦公室卻回應新京報的采訪,稱舉報“純屬污蔑造謠”。其實,早在2011年11月21日出版的《財經》雜志就曾刊登《中國式收購》一文,這也成為后來舉報劉鐵男的主要材料。
在將近半年以后,中紀委對網友和輿論的舉報有所反應,由此也可以看出反腐的新動向。
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反腐,他曾指出:“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今年1月,又在中紀委全會上說:“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
中紀委書記王岐山也曾對反腐表態,“既要打持久戰,也要打好殲滅戰”,“反腐事關黨的生死存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
可以說,這些表態給公眾和輿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網友對一些貪腐官員的舉報,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受此鼓勵。
同時,這種“民有所舉,官有所查”的反腐模式還在不斷地推進。今年4月,國內主要網站均在首頁開設網絡監督專區,歡迎網民提供、舉報有關腐敗的線索。
以往,公眾向紀檢部門提供、舉報官員違紀線索,有時候等來的結果并不是舉報人所期待的。官方做官方的,公眾說公眾的,兩股反腐力量并未有效地形成合力。而劉鐵男的被查恰恰是源于在網上對一位部級高官的實名舉報,紀檢部門才著手調查。官方與民間的力量在此融合,這對民間反腐的力量也是一種激勵。
這種良性的互動更是傳遞出一種信號,對于腐敗的治理需要聽取更多來自民間的聲音。紀檢部門聽取民意、尊重民意、回應民意,充分了解公眾對于反腐問題的期待,這也讓人相信,官民互動的反腐,未來大有可為。
“劉鐵男被調查”對于“官民互動”的反腐模式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首先,被舉報的是一位部級高官,并且得到了官方的積極回應,這也可能意味著不管是誰、級別多高,只要舉報真實,任何人都會被追究責任;其次,舉報人是實名舉報,并且有著扎實的材料,這也給民間反腐樹了示范,只有這樣負責任地提供腐敗線索,“官民互動”的反腐模式才能有效地運轉下去。
然而,不能不說的是,劉鐵男其實早就應該被調查。他的問題兩年多前就已經被公開報道,后來的網絡舉報其實并無太多新鮮證據。這或許是更加值得深入反思的問題,也恰恰暴露了過去我們反腐體制的不足。
因此,劉鐵男現今之被接受調查,也確實呈現了反腐本身的變化。這進一步提振了反腐的權威,令民眾更有信心。期待官民互動反腐漸入佳境,讓更多的腐敗官員原形畢露,無處藏身。
更多閱讀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