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難,我們在成長
5年時間,從汶川到蘆山。在災難面前的中國人民展示著自己的成長,望著那萬千奔赴災區的背影,你看到的除了擔當與熱情更有著科學與理性。
“我沒事,我不哭,我很堅強”——這個小女孩成為這場災難中中國正能量的代表
設備更先進 調度更科學
4月20日,海軍“獎狀”飛機拍攝的四川雅安上空航空遙感圖像。中新社發 鐘欣 攝
相比汶川,蘆山地震中首批趕到現場的救援人員,擁有更多、更先進的專業機械設備,直升機、運輸機、無人機、“北斗”終端應用、生命探測儀等科技手段,都為搜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科學有效的調度指揮,也使“綠軍裝”“白大褂”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最需要的地方。(記者 孟娜 李志暉)
相關報道
盤點解放軍抗震先進特種裝備
余震檢測與危險鑒定并行
記者從中國地震局獲悉,截至21日18時,中國地震局地震現場應急隊已經完成了7個流動測震臺和6個強震臺的架設,投入現場余震監測。
流動臺的觀測數據實現聯網并可實時傳輸,直接應用于余震監測及震情分析研判。
另據了解,中國地震局21日派出34支共100余人的災評小組,已分別深入災區各地調查了解災情,力爭盡早確定受災范圍。
此外,中國地震局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組成的房屋危險性鑒定和震損評估專家組于21日在四川雅安集結完畢,并迅速對雅安市醫院等重要公共建筑開展建筑物危險性鑒定工作。
據了解,22日上午,專家組分別在雅安市市區和蘆山縣兩地,開展中小學校舍的危險性鑒定工作,為學校復課安全提供技術咨詢。據初步情況分析,雅安市市區大多數中小學校舍破壞情況不大,具備復課條件。目前,蘆山縣中小學校舍的危險性鑒定工作正在積極開展中。(記者 趙超 黃小希)
信息發布:快速+透明
相比汶川,蘆山地震災區信息發布更為快速和透明。地震當天下午,首批災區遙感探測數據已傳給中科院對地觀測中心進行解讀處理;國內外民眾可從電視或網絡上及時了解災情發展;傷亡數據的實時更新使社會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新聞發布會迅速而高效;各類救援力量和物資,也得以更快地向災區集結運送。
擴展閱讀
審計署與民政部:跟蹤審計+確保公開
中國審計署日前作出部署,要求及時組織對“4·20”蘆山地震救災資金、物資的管理使用等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確保救災資金物資按要求及時到位、嚴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切實用于受災群眾。
這次審計將突出以下六個重點:加強對救災資金和物資撥付情況的審計,促進救災資金和物資及時、足額下撥;加強對救災資金和物資分配情況的審計,促進救災資金和物資分配的公開、公平、公正;加強對救災資金使用情況的審計,促進救災資金專款專用;加強對救災物資采購和管理情況的審計,促進救災物資規范采購和有效管理;加強對社會捐贈的接收、劃轉、管理和使用情況的審計,促進完善社會捐贈管理運行機制,提高捐贈資金和物資的使用效果;嚴肅查處各種違法違紀行為,促進廉潔救災。
審計署要求相關審計機關,認真處理群眾舉報,不得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對重大問題要一查到底,及時、如實報告審計情況,不得拖延、隱匿和瞞報;要定期、統一公告審計結果,促進抗震救災工作公開、透明、規范和高效。
而民政部22日發出公告,要求公益慈善組織進一步規范救災捐贈活動,確保捐贈信息公開,主動接受捐贈者和社會監督。
公告指出,已開展募捐活動的公益慈善組織和接收捐贈的單位,應按照《民政部關于規范基金會行為若干規定(試行)》、《民政部關于完善救災捐贈導向機制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向社會公布捐贈人權利義務、資金詳細使用計劃、成本預算;定期公布詳細的收入和支出明細,包括捐贈收入、直接用于受助人的款物、與所開展的公益項目相關的各項直接運行費用等。信息發布以各自的網站作為主要渠道,并保證信息長期可查詢。
關于資金使用導向,民政部要求,公益慈善組織接收的捐贈資金,要按照捐贈人的意愿、災區應急救災和恢復重建需求使用。應急救災階段應主要用于搶險救援和保障受災群眾生活需求;計劃用于災后恢復重建的,要在災區重建規劃框架內,統籌災區需求和捐贈者意愿,承建或認建重建項目,將資金投向困難多、需求大的重災地區。
公告指出,個人、單位有向災區捐贈意愿的,提倡通過依法登記、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慈善組織和災區民政部門進行,捐贈以資金為主。有捐贈物資意愿的,應提前與災區確認需求后再實施,避免資源浪費。
中央部門、單位的捐款,可通過民政部轉交四川省民政廳。非災區地方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捐款,可通過同級民政部門逐級匯繳至省級民政部門,由省級民政部門轉交四川省民政廳,及時用于抗震救災工作。四川省民政廳要做好捐贈統計報送工作,定期公布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主動接受監察、審計部門和社會監督。
民政部提醒,鑒于目前災區尚處于緊急救援階段,且災區交通、通信、住宿條件不便,近期公益慈善組織和志愿者不要自行前往災區開展活動。(記者 張曉松 崔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