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5日)有消息稱,3月4日下午,在習近平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的科協、科技界委員的聯組討論時,有委員在發言中為其背誦了一首詩詞《沁園春 霾》。據報道,背誦的效果是“現場發出一片笑聲”。
實際上,網絡上早就流傳著《沁園春 霾》的多個版本。“北京風光,千里霧霾,萬里塵飄……空氣如此糟糕,引無數美女戴口罩”……政協委員在小組會上背誦的這個版本,其實只是眾多流傳版本中的一個版本而已。政協委員“斗膽”當著中共總書記的面背誦這首詩詞,當然是其委婉而“藝術”地向中國最高領導人提出了北京乃至整個中國面臨著的嚴峻問題。引發笑聲的詩詞,其所蘊含的問題,實則卻沒有任何可笑之處,嚴肅得不能再嚴肅。
都說“憤怒出詩人”,誰能想到遮天蔽日的毒霾也能激起人們作詞的雅興。你看,“北京風光,千里朦朧,萬里塵飄,望三環內外,濃霧莽莽,鳥巢上下,陰霾滔滔!車舞灰蛇,煙鎖跑道,欲上六環把車飆,需晴日,將車身內外盡洗掃。空氣如此糟糕,引無數美女戴口罩,惜白化妝了!唯露雙眼,難判風騷。一代天驕,央視褲衩,唯見后座不見腰。有不要命者,還做早操。”這其中的哪一句不是現實的真切寫照?
霧霾鎖京城,毒霾前腳走、黃沙后腳到的現實,其實是在拷問中國的發展路徑,是在催促中國向綠色發展轉型。毒霾蔽日,風沙滿天,河水渾濁,土地毒化……這實際上就是唯GDP是舉的可見后果。這樣的發展模式,GDP上去了,而國民的生活品質和生活質量的上升之路卻被永遠地堵死了。唯數字是舉的GDP,于百姓何益,于子孫萬代何益,于國家長遠發展何益?
中國在過去30多年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得益于中國國內的改革開放政策和獨特的國際性機遇。這其中,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國際分工變化帶來的增長以及區域競爭的新格局、國內市場的一體化以及與全球經濟的逐步一體化,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在傳統的高速增長模式下,高排放(碳)、高消耗(資源)、高破壞(環境)不僅造成了人與自然間的對抗性沖突,也由此帶來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失衡,并可能因此引發進一步的不可控危機。
因此,轉變經濟增長模式,把既有發展成果作為綠色發展的基礎,把GDP與普通民眾更高的福利、更清潔的環境和更舒適的生活品質掛起鉤來,這著實應該成為中國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看,《沁園春 霾》由政協科協、科技界委員背誦給中國最高領導人聽,倒也適得其所。因為創新綠色發展模式,尋找由高附加值生產模式驅動的新增長點,正是科學技術的用武之地。綠色增長是可持續的增長,綠色發展是可以抗衡風險的發展。
北京、華北以及中國許多地區的霧霾、渾河、毒壤,實際上就是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南墻”,而《沁園春 霾》就是傳統增長方式撞擊“南墻”的回音。那種“千里塵封,萬里霾飄”的日子,那種“大河上下,不見滔滔”的景象,那種“PM二五,連續爆表,欲與一千試比高”的紀錄,那種“空氣如此糟糕,引無數行人咳彎腰”的痛苦……實在都應該早日“具往矣”。
中國增長與發展的綠色轉型,是時候了!
更多評論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