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5日07: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到改革是第二次覺醒,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改革開放的新表述,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實踐中,我們該形成哪些思想性、方法性的認識?還該有哪些原則性、規律性的把握?繼本版連續推出7期“深化改革方法論”系列評論后,今天請來相關專家就此展開討論,以期在更大范圍內凝聚改革共識、激發改革熱情。
強化“動力意識”——應對困難挑戰,唯有改革
房 寧
中國當代歷史表明,只有改革才能破除前進道路上的體制障礙,只有改革才能為事業發展提供動力。改革,昭示著執政黨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改革,可以煥發蘊藏于人民群眾中的無限創造力。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在探索和領導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其中最具特色也是最為重要的方法,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習近平同志說:“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所謂“摸著石頭過河”,就是強調實踐第一,強調實踐出真知。我們的改革沒有現成經驗可循,沒有可以照章辦事、照方抓藥的理論可用,只有從眼前問題出發,依靠群眾、群策群力,摸到規律,找出辦法。在實踐基礎上,經過試點,形成具有普遍意義的經驗,最后上升為指導全局的政策乃至理論。
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現在的國情、黨情、政情發生了很大變化,形勢和局面復雜許多。因此,未來改革實踐中,要更加注意政策與措施的協調性和均衡性,減少和防止體制內部、政策之間、措施之間的摩擦與矛盾。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加強改革措施的系統性、協調性,使改革開放的政策措施更具整體性,制度化水平也更高。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所長、研究員)
相關鏈接: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