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19日10:57 來源:浙江日報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務
浙江發展的美好藍圖,必須靠堅持不懈的奮斗來實現。我們要緊緊圍繞“兩個高水平”的宏偉目標,把握主要任務,抓住關鍵環節,堅持精準施策,創新工作舉措,努力推動各項事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一)著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在適應和引領新常態中做出新作為,必須把轉型升級牢牢抓在手上,經濟形勢好的時候要抓,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時候更要抓,切不可有絲毫松懈。要堅持有“破”有“立”,堅持倒逼和引領并舉,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加快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堅決打破拖累轉型升級的“壇壇罐罐”。深入實施“三改一拆”,打好治危拆違攻堅戰,繼續推進無違建縣創建工作,做到存量違建應拆盡拆、新增違建全面禁止、拆后土地高效利用。高標準推進“五水共治”,堅持“截、清、治、修”并舉,鞏固擴大治污成果,不斷提高防洪排澇能力,更加重視節約用水,保障優質飲用水的供應。扎實做好企業減負降本工作,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小微企業園建設,堅決打擊非法集資等金融違法行為、規范金融秩序,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重點在創建國家實驗室、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打造協同創新聯盟、引進大院名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建設新型研發機構、轉化科技成果等方面取得突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全力集聚全球優質創新要素,全力擴大新技術有效供給,全力打開科技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打造完整的科技創新生態圈。大力推進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心城市科技城等科創大平臺建設,積極創建浙東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建成“互聯網+”世界科技創新高地。瞄準科技創新前沿,打造數據強省、云上浙江,在人工智能、柔性電子、量子通訊、集成電路、數字創意、增材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清潔能源等領域培育一批引領浙江未來的重量級產業,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高等教育是制約我省創新發展的突出短板,必須下大決心全面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瞄準雙一流目標實施好重點高校建設計劃和產教融合發展工程,增加省重點建設高校和學科的數量、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扎實推進應用型本科和重點高職院校建設,支持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追趕世界一流水平,支持重點高校的一批學科達到國內一流、爭創世界一流,大力引進國內外著名高校在浙江辦學,努力培養一流人才,發揮好高校在創新驅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全面振興實體經濟。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實施好“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夯實實體經濟這一浙江發展的根基。做大做強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文化等八大萬億產業,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產業基地。以“10+1”為突破口,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滾動實施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聯動推進“互聯網+”“智能化+”“標準化+”“文化+”,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加強工匠隊伍建設,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促進傳統動能修復。切實抓好紹興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工作。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新引擎,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提升,推進生活性服務業向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提升,發展平臺經濟、分享經濟、體驗經濟、創意經濟,積極推進金華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積極推進省內機場資源整合,大力發展航空產業,規劃建設好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提升產業集聚區、高新區、各類開發區發展水平,高標準建設特色小鎮,支持寧波、湖州加快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為振興實體經濟提供平臺支撐。
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高效生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園、特色農業強鎮、農業全產業鏈建設,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堅決守住糧食生產能力、糧食生產總量和地方糧食儲備三條紅線,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持續打好畜牧業轉型升級戰,繼續推進海上“一打三整治”,堅定實施浙江漁場修復振興計劃。加強農業經營模式創新,積極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健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加快推進農業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著力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增強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
持續擴大有效需求。圍繞創新發展、交通設施、產業轉型、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領域實施一批戰略性重大項目,通過擴大有效投資推動轉型升級和補齊短板。以浙商回歸為牽引,堅持民資、國資、外資一起上,突出招引大項目好項目,大力建設國際產業合作園,努力把浙江建成優質民資創業主陣地、國企創新發展新高地、高質量外資集聚地。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全面實施放心消費在浙江行動計劃,不斷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完善貿易投資便利化體制機制,大力推行新型貿易方式,積極發展服務貿易,鞏固提高全球市場份額。
(二)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各方面各領域改革,狠抓改革落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最大限度釋放改革開放紅利。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政府自身改革的再推進再深化,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管服”改革、優化發展環境、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重大舉措。開弓沒有回頭箭,這項改革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評判權在老百姓手上,只許成功、不許失敗。要堅持放管結合、放管并重,以“最多跑一次”的實際成效,倒逼各級各部門減權放權治權和優化服務,做到服務零距離、監管不擾民,更多依靠網絡讓群眾“不跑腿”,加快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省份。深化鄉鎮(街道)“四個平臺”建設,切實抓好“放管服”改革在基層落地。完善審計制度,推進審計全覆蓋。深化國有企業分類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最大特色和優勢所在,要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創造民營經濟發展的更好氛圍,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民營企業家是浙江非常寶貴的財富,要緊緊依靠民營企業家振興實體經濟,給他們排憂解難、加油鼓勁。進一步激發浙商的企業家精神,支持鼓勵廣大浙商創業創新、勇攀高峰。加快發展地方金融,著力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扎實抓好各類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點,繼續做好企業上市工作,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對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健全地方金融風險防控和監管體系,探索地方金融服務和支持經濟發展的模式,讓豐裕的民間資本與實體經濟融合對接,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生態環境。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認真抓好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
扎實推進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改革。健全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的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加快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鼓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切實抓好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健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深化養老服務和醫養護一體化改革,不斷完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健全環境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實施環境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堅持和深化河長制,推進海洋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形成系統完備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全面提高開放水平。堅持以“一帶一路”統領我省新一輪對外開放,全力打造“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加快培育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新優勢。圍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統籌整合相關國家戰略舉措和重大平臺載體,聯動推進海港、陸港、空港、信息港建設,高水平構筑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推動自貿試驗區、江海聯運服務中心、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大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力創建寧波“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加快推進全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繼續辦好世界互聯網大會、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提升義新歐、甬新歐通道運輸能力和作用,加快建設國際港航物流樞紐、貿易樞紐、產能合作樞紐、新金融服務樞紐和人文科教交流樞紐。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鼓勵企業到境外收購專利技術、設立研發機構、建設營銷網絡和生產物流基地,培育本土跨國公司。加強與國際經濟組織的合作對接,引進高端資源,支持浙江開放型經濟新發展。加強黨對地方外事工作的領導,服務國家外交戰略部署,重視維護涉外安全。充分發揮海外僑胞分布廣、數量多、有影響的優勢,推動企業、技術、項目、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和長三角地區合作發展,支持嘉興打造全面接軌上海示范區,不斷拓展發展空間。
(三)著力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堅持城鄉并重、區域協同,加快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努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切實提高發展的協同性和整體性。
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加快建設環杭州灣城市群、溫臺城市群、浙中城市群,大力提升四大都市區綜合能級和國際化水平,積極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推動區域中心城市提質升級,支持有條件的縣(市)發展成中等城市,培育一批小城市和中心鎮,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面推行城市空間規劃和設計,加快城市整體提升,積極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有序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持之以恒抓好城市交通治堵工作,推動城市人居品質邁上新臺階。順應城市經濟特別是都市區經濟成為區域發展與競爭主要形態的新趨勢,堅持做強市域經濟與激發縣域經濟活力并重,推動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都市區經濟轉型。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發展,深化“三權到人(戶),權跟人(戶)走”改革,加快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居民收入均衡化、產業發展融合化。
切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進一步優化以四大都市區為主體、海洋經濟區和生態功能區為兩翼的區域發展總體格局。積極實施“5211”海洋強省行動,深入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統籌抓好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產業發展、海洋科技創新、海洋文化培育,發展海洋旅游,加強岸線資源保護和海洋綜合管理,做好溫州海域綜合管理創新試點工作。加快把寧波舟山港建設成為國際一流強港,打造世界級港口集群。謀劃實施“大灣區”建設行動綱要,重點建設杭州灣經濟區,支持臺州灣區經濟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強全省重點灣區互聯互通,推進沿海大平臺深度開發,大力發展灣區經濟。強化生態功能區保護發展,充分發揮山海并利優勢,著力打造山海協作工程升級版,進一步拓展協作內涵、完善協作平臺、深化協作機制,支持“飛地經濟”發展,不斷增強山區和革命老區自我發展能力。積極實施“1210”交通強省行動,集中力量建設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機場、軌道交通和內河航道等重大項目,完善國省道路網格局,規劃建設都市區軌道交通網,加快構建都市經濟、海洋經濟、開放經濟、美麗經濟“四大交通走廊”。全力做好對口支援和東西扶貧協作工作。
(四)著力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厲行社會主義法治,不斷提高法治浙江建設水平。
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支持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政協和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依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加強和改善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切實履行好政法戰線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加強和改進黨對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領導,不斷增強群團工作和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堅決貫徹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戰略,充分挖掘優勢,力爭走在前列。大力支持駐浙部隊改革和全面停止有償服務,認真做好國防動員、國防教育、人民防空、雙擁和優撫安置等工作。
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落實人民當家作主。與時俱進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生動實踐,統籌推進各級人大工作和建設,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協積極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完善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堅持和發展“后陳經驗”,健全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實現政府管理和基層民主良性互動。
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強和改進黨委對立法工作的領導,發揮人大立法主導作用,加強重點領域立法特別是社會治理立法,切實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用。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和問責機制建設。依法治理網絡空間,切實維護網絡安全。全面落實司法體制改革各項措施,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教育,大力發展法律服務業,健全社會“大普法”工作格局,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不斷豐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實踐。
積極用好統一戰線法寶畫出最大同心圓。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主題,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積極發揮作用,加強與黨外人士的團結合作。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支持畬族自治縣和民族鄉加快發展,探索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新。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切實加強對宗教事務的依法管理,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加強黨外知識分子、港澳統戰和僑務工作,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認真做好對臺工作,積極促進浙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五)著力提升文化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強化文化擔當,建設文化浙江,為經濟社會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力量、提供豐潤文化滋養。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廣泛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省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把握正確導向,強化依法管理,敢抓敢管、敢于亮劍,旗幟鮮明支持正確思想言論,旗幟鮮明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統籌好建設和管理、內宣和外宣、網上和網下,大力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引導輿論、服務大局的作用,著力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故事,不斷提升意識形態工作整體效應,營造團結鼓勁向上的濃厚氛圍。
樹立全社會高度的文化自信。持續開展中國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和制度法律保障,使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核心價值觀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和創新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德育體系。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浙江精神,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傳承良好家教家風、校風學風、企業精神、鄉賢文化和區域道德品牌,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制度化常態化,推廣全民閱讀,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科學文化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浙江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名人輩出,要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加大文化與自然遺產、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力度,挖掘傳承地方特色文化,支持良渚遺址申遺,進一步延續浙江文脈。積極謀劃我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把大運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推動浙江文化走出去,努力提升浙江文化對外影響力。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方針,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積極實施文化精品戰略,創作生產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文藝精品。大力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實施新一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形成一批有分量有影響的重大理論成果。建設一批專業化高水平新型智庫,提升決策咨詢服務水平。持續推進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建成1萬個農村文化禮堂,開展社區文化家園試點建設。建設文化產業集聚發展平臺,推動文化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跨界發展,加快發展壯大文化產業。
(六)著力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堅持均衡優質、公平普惠,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堅持以大眾創業促充分就業。優化創業生態環境,加大對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創業的支持力度,使浙江成為能創業、創成業的一片熱土。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認真做好就業援助和創業幫扶,不斷提高就業質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勞動報酬增長機制,深入實施低收入農戶、低收入產業工人收入倍增計劃,加強精準幫扶,努力使低收入群體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
加強和改進公共服務。實施教育現代化戰略,把公平和優質的要求貫穿到教育事業發展中去,提升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水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樹立大健康理念,實施大健康戰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辦好2022年杭州亞運會,開展體育現代化創建,高水平建設“健康浙江”。加快構建多層次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積極實施智慧養老工程,使每個老人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學、老有生活品質。
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建立“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養老保險體系,推行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健全城鄉統籌和區域轉接機制,有序推進全民醫保。健全社會救助體系,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支持發展紅十字和慈善事業,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少年兒童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我們要格外關心關愛少年兒童特別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完善關愛服務體系,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幸福生活。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高水平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嚴格落實平安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加快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平安網。鞏固和完善G20杭州峰會維穩安保長效機制,深入推進“互聯網+社會治理”行動,加強網格化管理,健全縣鄉兩級社會治理綜合協調指揮機制,全面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有效預防和多元化解社會矛盾糾紛。聯動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作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加強檔案工作。依法規范信訪秩序,全力推進網上信訪、精準信訪、陽光信訪、法治信訪建設,構建良好信訪生態。
下最大氣力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加強國家安全工作,完善專群結合的國家安全工作體系。全面升級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強化風險預測預警預防,嚴厲打擊各類犯罪活動。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源頭治理、依法治理,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全面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戰略,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進一步完善市場監管體制,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治理“除險安居”行動,加強防汛防臺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和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努力把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七)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大力開展“811”美麗浙江建設行動,積極建設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人民群眾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全方位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實施“碧水藍天”工程,以治水、治氣為重點,統籌抓好治土、治固廢等環境治理工作,促進生態環境面貌實現根本性改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健全完善跨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加大對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的保護力度,全面提升森林、河流、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自然服務功能。
大力建設具有詩畫江南韻味的美麗城鄉。按照把省域建成大景區的理念和目標,高標準建設美麗城市,深入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推行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化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落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長效運維管護機制,使全省城鄉面貌實現大變樣。謀劃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使山水與城鄉融為一體、自然與文化相得益彰,支持衢州、麗水等生態功能區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把生態經濟培育成為發展的新引擎。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積極培育旅游風情小鎮,推進萬村景區化建設,提升發展鄉村旅游、民宿經濟,全面建成“詩畫浙江”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加快交通與旅游融合發展,實施“萬里綠道網”工程,持續推進“四邊三化”和平原綠化,建成覆蓋全省、環境優美的綠道網、景觀帶、致富線。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聚焦各地黨代會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