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二区,国产成人无码中文理论,日韩精品日韩字幕亚洲区,国产成人热舞在线观看

七一社區        注冊

大美西藏風光好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護生態環境政策理論在西藏的成功實踐

米瑪

2015年09月02日09:34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大美西藏風光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進人民福祉的戰略高度,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推動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舉措,大力促進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開辟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境界。

“寧可經濟發展速度慢一點兒,也要保護好生態環境!”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要求,始終遵循經濟規律、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不以犧牲自然環境為代價,注重經濟、社會、生態的和諧統一,努力探索高原環境下實現西藏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確保了“西藏仍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

索朗是近日由優酷網與央視同步熱播的紀錄片《第三極》中的“主角”之一。作為山南地區扎囊縣基層綠化治沙人員,他相信有了浩大“國家工程”,雅魯藏布江兩岸這片山谷,會變成一片森林。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始終堅持建設生態安全屏障、美麗西藏為目標,做到了保護環境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在保護中求發展、在發展中重保護。一組組數據給出了最有力的答案——

西藏森林覆蓋率由2002年的12.37%增至目前的14.01%,10余年間森林面積增加了195萬公頃,相當于1.95萬平方公里;西藏建成各類保護區47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41.37萬平方公里,占全區國土面積的33.9%,居全國之首;森林覆蓋率達11.91%,活林木總蓄積量居全國首位;各類濕地面積600多萬公頃,居全國首位;125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在自然保護區得到很好保護。拉薩市環境空氣優良率平均保持在99%以上,林芝市所在地八一鎮則達到了100%……

筑牢“屏障”——

生態安全建設穩步推進

“西藏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要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保護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努力建構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七月的高原,氣候宜人、景色迷人。拉薩河谷楊柳青青、碧波蕩漾,正在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記者驅車沿拉薩河南岸行進,透過車窗,可以看到昔日光禿禿的山坡上開始綠意盎然,這些沿著山坡正在萌發新芽的小樹正是拉薩市這幾年實施的“樹上山”、“河變湖”等重點工程的結果。

自2012年開展南山山體造林綠化試點工作以來,拉薩市積累和完善了山體綠化經驗,不僅成功實現了“樹上山”,而且使山體綠化工程初具規模、初顯成效。目前市級財政已累計投資1.37億元,完成南山山體造林面積1000余畝,包括造林、水利設施、管護設施、養護等,栽植苗木保存數量近70萬株。今年,南山綠化工程計劃造林685.3畝,其中計劃南山核心區植樹造林項目造林300余畝,亮點工程計劃385.3畝。

拉薩河畔的桃紅柳綠婀娜多姿,人們在享受著樹林帶來的清新空氣的同時,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山南、日喀則一帶的民眾,也已經感覺到揚沙天氣越來越少了。

山南、日喀則兩地的河谷地帶被認為是西藏揚沙最嚴重的兩個地方。山南民間有這樣的諺語:“澤當風沙之地,幸虧不是我家;我等不住此地,可憐當地人們。”

經過十多年的植樹造林,如今在這兩個地區建成了長達百公里的沿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防護林體系,有效保護了西藏人口最為稠密的河谷的上百萬畝農田和草場,風沙肆虐的天氣明顯得到遏制。數據顯示,和30年前相比,拉薩市和山南地區的大風風沙天氣年均減少32天,日喀則地區大風風沙天氣年均減少34天。

截至目前,西藏共完成防沙治沙161.991萬畝,全區各類沙化土地面積比2004年監測減少6.57萬公頃,有效遏制了西藏高原沙化蔓延。

保護好西藏的生態環境,不僅促進了西藏可持續發展、為建設國家生態安全體系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履行了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對全世界莊嚴承諾。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和第三極的核心,是中國乃至南亞、東南亞的重要“江河源”和“生態源”,被稱為“亞洲水塔”。雅魯藏布江、印度河、恒河、怒江等亞洲著名河流均發源或流經西藏。

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廳長江白說, 2009年,國務院批準實施了《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將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確定為國家重點生態工程。進入“十二五”,西藏進一步加大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西藏自治區“十二五”時期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提出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構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強化節能減排和環境執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生態環境基礎保障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三大任務,規劃了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環境治理、生態環境基礎保障能力建設三大重點工程。

“生態系統水源涵養服務功能的加強以及西藏在江河流域實施的生態工程,為經流西藏的國際性河流的水流量提供了保證。同時,減少了河流泥沙,改善了流域的生態環境,讓流域國家百姓受益。”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專門從事生態研究的達瓦次仁說。

呵護“凈土”——

美麗西藏建設扎實有力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和要求。

2013年,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關于建設美麗西藏的意見》,編制實施《2013至2030年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生態保護。“自2013年《關于建設美麗西藏的意見》實施以來以來,西藏生態保護落實資金7.765億元,開展了三大類10項工程建設,啟動了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成效綜合評估,積極爭取各類生態補償資金37.16億元,逐步建立了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長江白介紹說。

古老的藏歷向我們顯示,每年清明后是西藏最適宜植樹的季節。山川河谷里,到處是機關干部、當地群眾忙于植樹造林的身影,挖坑、填土、踩實、澆水,在一連串的熟練動作中,一棵棵樹苗被栽種在高原的土地上……全區人民都在為建設美麗西藏積極地忙碌著。

記者從拉薩到山南一路驅車行進,碧藍色的雅魯藏布江被郁郁蔥蔥的林木環繞,如一條碧綠色的絲巾輕盈曼繞。誰也無法想象,10多年前的風沙漫天之地如今變成了“夢中的綠洲”。

雅魯藏布江兩岸成片的綠洲,激活了美麗西藏建設的“細胞”。

西藏正在規劃編制總投資300億元的“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這一工程涵蓋了全區七地市主要江河流域適宜造林的地塊,對于提高這些流域的水源涵養、防風固沙、水土保持能力以及建設美麗西藏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將起到積極作用。

自治區林業廳廳長雷桂龍介紹說,“兩江四河”流域造林綠化工程包括雅魯藏布江、怒江、拉薩河、年楚河、雅礱河、獅泉河的造林綠化,工程規劃總投資300億元,建設期為2014年至2030年。

這是截至目前除青藏鐵路外西藏投資最大的工程。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造林綠化工作,在《關于建設美麗西藏的意見》中提出,以天藍、地綠、水清、氣凈、人和、環境優、宜人居為重要內容,全面構筑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以促進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到2030年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經濟發達、生態家園舒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強區,基本實現建設美麗西藏的目標。

“來到西藏,特別喜歡這里的藍天白云,而且能看到許多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這里山也美,水也美,人更美。”到西藏旅游的黃女士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納木錯對記者說。

游客對于西藏環境的好評讓眾人看到了西藏環境保護的變化。

目前西藏全區各類沙化土地面積為2161.86萬公頃,約占西藏土地面積的18%,同此前2004年監測相比減少6.57萬公頃;自西藏啟動實施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建設以來,僅“十二五”期間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00平方公里;目前,西藏的野生動物保護總體處于全面保護,恢復性增長明顯態勢,以羌唐國家級自然保護范圍為例,藏羚羊由建立保護區初期的4萬只左右增加至現在的15萬只左右,野牦牛、藏野驢數量也都成倍增長。

一項項可喜的變化讓世人看到西藏環保建設的改善,美麗西藏的步伐正在不斷前進。

區林業廳副廳長索朗旺堆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區造林綠化工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投入、高質量實施;大力實施“森林圍城、森林水系、綠色通道”三大工程;堅持成活率、保存率和效益第一及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先易后難、突出重點”的思路,通過實施防護林工程及防沙治沙工程、拉薩及周邊地區造林綠化工程、西藏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等,確保造林綠化工作取得實效。

據統計,2011-2014年,全區共完成造林綠化任務(含封山育林)392.45萬畝,占規劃目標數的100.63%,其中完成人工造林193.54萬畝,封山育林198.91萬畝,分別占計劃數的98.997%和102.27%。人工造林中,義務植樹完成1519萬余株,義務植樹盡責率達59.78%。

中國科學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長姚檀棟介紹,經過100多名國內外專家近兩年的共同努力完成《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從氣候、水體、生態系統、陸表環境、人類活動影響和災害風險等六個方面26項指標,綜合評估了西藏高原從過去2000年到未來100年的環境變化。報告認為,西藏高原生態系統總體趨好,環境質量呈現逐步改善的趨勢,是全球最潔凈的地區之一。

堅守“紅線”——

環境保護與建設邁入法治化軌道

“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全區上下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把保護環境作為底線、紅線、高壓線。寧可經濟發展慢一點,也絕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這是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發出的強有力的聲音。

“為了切實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們嚴禁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項目進西藏,實行礦產資源開發政府一支筆審批制度、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度。”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說。

西藏地表水資源總量占全國1/7以上,居全國首位,是我國淡水資源的戰略儲備基地,有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125種、植物300余種。同時,西藏的森林蓄積量居全國第一,還有大面積的濕地、草原。這些,都是我國的重要資源。

2014年,西藏探索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自治區成立了生態環境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啟動了生態紅線劃分和環境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委托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完成了全區74個縣的實地調研和資料收集工作。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公路項目建設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評價辦法》以及環評審批程序、清潔生產、環境監測社會化服務改革等規章制度和規范性文件。

昌都市貢覺縣相皮鄉垃圾填埋場項目和涉及自然保護區的日喀則市南木林縣浦桑果多金屬礦開發項目等6個項目,因選址不當予以否決;那曲地區繼續實行涉礦項目區域限批,對被自治區政府列為繼續掛牌督辦的礦產資源開發企業實行企業限批。

去年以來,自治區環保部門會同工信、國土、住建等9部門,分4個檢查組赴全區7地(市)聯合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對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礦產資源開發等5個重點領域的346個企業(項目)進行了專項檢查,對各地市環評審批、環境監理和排污收費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專項稽查,就重點監控(監督)企業環境保護、掛牌督辦企業(項目)整改進展和環境執法監察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強化了拉日鐵路、拉林高等級公路等重點建設項目和水電、旅游、礦產等重點資源開發項目的全過程環境監管。開展了74個縣(區)地表水、空氣環境質量和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對已確定抽查的37個縣開展了考核監測,為環境保護考核打下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政府及職能部門緊緊圍繞構建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確保生態環境良好的要求,不斷加強環境法制建設,先后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西藏自治區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考核辦法》等一系列環境保護法規、規章,逐步建立起具有西藏特色的環境法制體系,使我區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逐步邁入了規范化、法治化軌道,形成了有法可依的良好局面。

在重點項目建設中,西藏始終把保護雪域高原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嚴格落實環保審批權。目前,西藏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90%,重點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達100%,較好地落實了“環保第一審批權”。

“只要是對生態有影響的項目,即使是挖金子我們也不干。”江白介紹說,“對一切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一律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后才能立項的政策,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西藏的羅布莎、香卡山鉻鐵礦產資源開發項目,都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作為資源開采的重點工作加以落實。

作為國家47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113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之一,拉薩市在嚴格控制選礦、冶金、水泥等重污染行業的同時,大力倡導發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凈土健康產業,實施的城市供暖供氣工程,開展燃柴油中巴車退出城市公共交通市場、控制餐飲業油煙污染等工作,減少空氣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加強綠色生態環境建設,城市綠化率達到32.8%。

2014年西藏自治區環境公報顯示:去年西藏首府拉薩市收獲356個“藍天”,空氣優良率達97.54%,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三。

在增加生態建設投入的同時,西藏還大力推廣電能、沼氣、太陽能等替代能源使用,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率達到58.7%,有效降低了居民生活對干畜糞、柴草等生物質能源的依賴,減輕了對森林、灌木、草地生態系統的破壞。

今天的西藏,江河之源溪流澄澈,萬里草場玉毯漫卷,無邊林海綠波翻滾,萬千生靈怡然其間……大美西藏,正以其獨特的生態美散發出無窮魅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臺”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