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災民到志愿者,我想做一顆火種”
“1966年老家河北邢臺的地震場景,一輩子都印在我腦海里。當時我還在讀書,嚇得抱著樹走不動。”今年57歲的李英俊說,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我就成了一名救災志愿者,開著車給災區運物資。
從唐山大地震開始,李英俊以志愿者的身份,先后參與了汶川、玉樹、彝良地震搶險救援。這一次,他的人生又與“4·20”蘆山地震緊緊交織在一起。
老李的足跡遍布中國地震災區,但很難有人能想到,他竟然是一位腦中風偏癱后遺癥患者。
“都十幾年了,恢復的還可以。”李英俊談到自己的病,輕描淡寫,“只是遇到驟冷驟熱會有反應,動作變得遲鈍,但我修車可是一點都不遲鈍的。”
李英俊對自己的汽車維修技術十分自信。也正是靠著過硬的技術,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李英俊在海拔4000多米的夾金山上義務為過往救援車輛提供維修服務,最多的時候一天修了22輛車。從地震后的第四天一直到當年年底,老李7個月沒換過衣服,胡子和頭發長得一樣長,幾乎成了“野人”。
由于擔心老李的身體,老伴兒這幾年一直都是一路跟著他做志愿者。但今年因為家里4位老人都已是80歲的高齡,老伴兒回了邢臺老家照顧,沒想到又遇到了7級強震。“家里只能老伴兒多擔待一點了。”說起愛人,老李還是有些愧疚。
走遍全國的經歷讓李英俊在很多年輕志愿者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只要身體撐得住,志愿者的路我還會一直走下去。”老李說,“我想做一顆火種,將服務他人的精神傳給更多的年輕人。”(新華網成都4月22日電 記者叢峰、江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