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文明 曹 平
2013年04月19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并非不愿捐
而是不了解
圍繞器官捐獻話題,中國政法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對校內5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調查對象對在校內進行人體器官捐獻宣傳的行為并不反感,有37人表示愿意參與器官捐獻宣傳工作。
然而,大多數人知道器官捐獻,但對于哪些器官可以捐獻,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捐獻并不清楚。
在50名被調查者中,知道肝臟、腎臟、眼角膜、心臟可以成為捐獻器官的人數超過知道肺臟、小腸、脾臟、盲腸的人數。其中,有13人認為胃是器官移植的對象,而事實上胃并不需要移植。
在“是否愿意捐獻器官”一問中,有17名受訪者明確表示有捐獻意愿,高于明確表示不愿捐獻的數量(11名)。另外還有12名受訪者需要向父母咨詢后再做考慮,10名受訪者表示需要對相關知識了解后再做決定。受訪者董程遠這樣說道:“我不是不愿意,是介于愿意和不愿意之間。因為并不是很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27名受訪者了解正確的捐獻途徑:聯系紅十字會或者聯系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有36名受訪者誤認為聯系醫院也能進行器官捐獻,少數調查者認為聯系媒體(2人)、醫院在捐獻者死后會聯系家屬(5人)或者其他途徑(1人)也可以進行。
“相對于其他人群,高校學生受死后全尸、入土為安等觀念的影響相對較小,更加容易接受器官捐獻。在社會上進行器官捐獻宣傳舉步維艱時,不妨將器官捐獻宣傳登記工作的重點放在高校:一方面工作阻力會比社會小得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將器官捐獻知識向大眾傳播。”參與調研的張天麒同學建議。
特殊人群捐獻
重在提高意識
王女士的擔憂不無道理,要真正實現器官捐獻并成功移植并不容易。對于器官捐獻而言,心臟停跳后的每分每秒都很關鍵。心臟允許熱缺血的時間是3—4分鐘、肝臟是5—8分鐘、腎臟是30分鐘、骨和眼角膜為24小時。因捐獻者意外死亡,器官沒有及時妥善處理而造成資源浪費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此,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業務部副部長高新譜認為:從硬件條件來看,比如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若某個捐獻者在深山老林等偏僻地點遭遇不測,會有直升機及時趕到,將捐獻者運送到附近醫院手術。我國一時還難以達到這種硬件水平。另一方面就是意識問題,“我接觸過一些長期在ICU病房工作的醫生。他們每天都會面對死亡,但是就算是工作過一二十年的醫生也不會想到主動去詢問、關心這些病危人士有無器官捐獻意愿。”高新譜說道。目前在這些醫務人員、潛在捐獻者的家屬中間宣傳、教育、培訓器官捐獻的知識、政策,提高相關意識十分迫切,是提高捐獻率比較有效的途徑。
高新譜介紹,目前我們在充分借鑒美國、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有益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國情正在開發統一的信息管理系統。系統將會有中文簡體、中文繁體和英文三個版本,預計年底前推出。未來還會開通統一電話平臺,公眾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報名成為志愿者:在線報名、線下填表與電話報名。
克服國人根深蒂固的“保留全尸”觀念,提高公眾捐獻意愿,是推進器官捐獻事業的重中之重。對此,高新譜提出:一是通過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如微博平臺宣傳;二是在公共場所張貼公益宣傳畫等;三是舉辦器官捐獻科普知識展;四是舉辦大型專題宣傳活動;五是在特定人群中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如醫務人員、潛在捐獻者的家屬等。
“目前我們正在開展高校校園行活動,在大學生特別是醫學院的學生、教師間宣傳器官捐獻理念。希望大學生能成為宣傳員,推動更多人認同、理解、加入器官捐獻事業。”高新譜說,器官捐獻志愿者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個是志愿捐獻自身器官的人,一個是宣傳器官捐獻的人,二者承擔的角色同樣重要。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