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
同學叫他“蒙古!
經過三年多的插隊磨練,1978年3月,郭樹清離開紅格爾,考進南開大學哲學系讀書。
1977年是“文化大革命”后恢復高考第一年,很多事情還未回到正軌。郭樹清讀的是“哲學系1977級”,但直到1978年3月才入學。
班上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年齡最大的和最小的相差十幾歲。雖然插隊耽誤了三年,但郭樹清仍然屬于年齡小的學生,有的同學直接喊他“小郭”。
已經退休的南開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許瑞祥,當年與郭樹清同住一個宿舍。在他眼里,年齡小他十歲的郭樹清就像個小弟弟,不愛說話,老笑瞇瞇的,跟誰處得都不錯。每次回內蒙古老家,都會帶些奶酪、酒之類的土特產,回來跟同學分享。
剛開始,大家只知道郭樹清是“內蒙古農村來的,教學基礎不好”,但很快,郭樹清憑借著勤奮好學,在大學里嶄露頭角。
郭樹清的同學、現任西安交通大學中文系主任焦垣生回憶說,那時候同學們學習很刻苦,教室晚上從不熄燈。后來大家約定,誰走得最晚,誰負責鎖門。平日里,走得晚的學生能學到凌晨一兩點,同學經常在深夜教室里看到郭樹清的身影,“一半時間都是小郭鎖門”。由于拿走了鑰匙,第二天一早,郭樹清要第一個來教室開門。
那會兒,郭樹清已經顯露出對經濟學的濃厚興趣。焦垣生說,當時哲學系的同學整天捧著一些經典哲學著作看,而郭樹清除了讀哲學書,還經常捧著經濟學著作讀。
郭樹清的哲學也學得很好,他曾獲得哲學系第一屆學生五四論文獎,1981年他寫的論文《論聯系的普遍性》在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南開學報》上發表。
郭樹清的另一位同學、現任南開大學哲學系教授閻孟偉認為,郭樹清當年打下了深厚的哲學功底,使他的知識結構比較全面,這對他以后從事經濟工作很有幫助。
“郭樹清為人很隨和,不張揚,但是很好強,為人耿直,那時候他自己也沒想到將來會從政,就想多做點學問。走上仕途那是后來的事!遍惷蟼ジ嬖V齊魯晚報記者。
焦垣生干脆給郭樹清起了個“蒙古!钡姆Q號,以形容他骨子里的那股“倔”勁。多年后,郭樹清任職證監會主席,焦垣生還時常想起這個稱號,覺得郭樹清想干好,還就得有那么一股“!眲。
郭樹清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但焦垣生記得,他也有害羞的時候。1977級哲學系有七八十個學生,只有12名女生,郭樹清跟班上一個叫王穎的北京女孩戀愛了。有一次,王穎生病了,需要回北京治療,但怎么讓病中的王穎上車,大家犯了難。后來焦垣生急了,喊了一嗓子:“小郭,你趕緊把王穎抱上車去啊!”結果“小郭”臉都紅了,遲疑著就是不敢伸手。
在同學的印象中,王穎是個干凈利落、很熱心的女孩,曾在學校小樹林里教同學打拳。畢業后,兩人一起到了北京,郭樹清考進中國社科院馬列所讀研究生。
焦垣生說,后來郭樹清和王穎結婚,夫婦倆在北京安家,經常一起去圖書館看書。
郭樹清王穎夫婦一直保持著從那個年代走來的一些艱苦作風,家里的門壞了,王穎都是自己維修;經濟條件不好時,王穎還會修鞋,甚至自己親手制造沙發。
眨眼3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郭”已經變成了老郭,當年的同學有的走上仕途,有的依舊在做學問,但他們仍然經常聯系,同學見面,大家還是習慣喊郭樹清“小郭”,而他也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