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關鍵在于轉型”
中共十八大提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這既與上世紀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四個現代化”一脈相承,又是破解當代中國發展難題、實現轉型升級的大手筆、關鍵棋。今年1月15日,李克強到國家糧食局考察時,第一次將其概括為“新四化”。
李克強認為,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產業升級的方向和動力。他注意到,發達國家依靠信息技術和電力技術的結合,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比例可以達到50%,而中國存在風電、光伏發電并網難的問題。李克強要求,智能電網不能只對大用戶開放,而要利用信息技術,鼓勵發展小規模、分布式發電。在他的推動下,國家電網已向單位、家庭的屋頂光伏發電開放,令人對未來能源前景滿懷期待。
“新四化”中的城鎮化,更是被李克強視為中國未來幾十年最大的發展潛力。在北大學習期間,他深入鉆研,厚積薄發,寫出了博士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體現出對世界潮流的洞悉和對中國國情的諳熟,獲得孫冶方經濟學獎。經歷了20多年的思考、實踐和歷練,逐步形成了今天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思維。
“中國城鎮化要分享國外先進理念和管理經驗”,李克強說。他多次訪問歐洲,對其富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良好的人居環境、完善的公共服務十分欣賞。2012年,了解到歐方在城鎮化領域加強合作的愿望,他當即要求抓緊籌辦中歐城鎮化高層論壇。一個月后,近600名中歐雙方政要、專家學者、企業家云集布魯塞爾,就可持續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進行全方位交流,中歐“戰略性務實合作”的一個新平臺就此形成。
怎樣在城鎮化領域實現科學發展和人文特色的內在統一,是李克強一直思考的問題。他反復強調,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要富裕農民,造福城鄉居民。重要的是要解決好2億多農民工逐步融入城市的問題。去年12月底,他專門到江西九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外來務工人員宿舍區看望農民工,了解他們就業、收入、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等情況,叮囑地方同志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早在河南當省長時,李克強就探索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同推進、驅動城鄉發展,使不沿海、不沿邊、不沿江的河南省走出了一條新路,成為全國經濟第五大省、工業大省,糧食產量也不斷提高,去年已突破1100億斤。在今年人代會河南代表團,李克強又指出,要在“三化”協調的基礎上,推進包括信息化在內的“四化”同步。
為降低城鎮化“門檻”,李克強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調整服務業政策,鼓勵擴大就業,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5年來全國累計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房3000多萬套,基本建成1700多萬套,使幾千萬群眾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李克強主張,推進新型城鎮化,既要破解城鄉之間“二元結構”形成的差距,也要破解城市內部“二元結構”形成的差距。在他的強力推動下,五年多來,中國累計改造棚戶區1200多萬戶。今年2月,李克強在內蒙古考察后,又提出將開展第二輪棚戶區改造,再解決1000萬戶城市貧困戶住房困難,兩輪改造惠及的人口規模近1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