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訪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尤權
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主體省份,福建近年來的發展迎來了多重“利好”。站在新的起點上,福建將如何揚長避短,更上層樓?生態、海洋、對臺等優勢如何進一步提升?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尤權。
福建特征鮮明 優勢明顯
記者:您到福建工作了近三個月,對福建印象比較深的是什么?
尤權:我來福建工作這段時間主要是做一些調查研究,盡可能地熟悉情況,虛心地向福建的干部群眾學習。我把九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走了一遍,只能算是“走馬觀花”,但也有許多感受。概括起來,首先是生態環境好。福建森林覆蓋率連續多年居全國首位,是保持水、大氣、生態環境全優的省份。其次是山海兼備。福建是海洋大省,同時山區面積也很大。第三是人文底蘊深厚。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人在閩江流域創造了曇石山文化。近代史上福建的地位和影響舉足輕重。福建還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全省老區縣(市、區)達67個,其中原中央蘇區縣22個。第四是閩臺淵源流長。此外,福建還是全國重點僑鄉。
記者:剛才您介紹了福建的一些特點,那么這些特點如何轉化為發展的優勢?
尤權:這正是我到福建工作后一直思考的問題。特點是潛在的優勢,關鍵是如何使之變為現實。福建近年來基礎設施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一些先進水平的產業落戶福建,經濟實力有了較大增強,具備了加快發展的條件。
福建發展必須揚長避短,發揮特殊優勢。比如生態優勢。現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一個新高度,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福建要加快實現經濟發展的“綠色轉型”,做好生態這篇大文章。
又如對臺優勢。近年來,閩臺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五年累計實際利用臺資58億美元,對臺貿易額482億美元。隨著ECFA后續協商進程加快,閩臺在深化產業對接,擴大貿易規模,加強基層互動,密切人員往來等方面,都還有大的潛力可挖。
再如港口方面。福建深水岸線資源居全國首位,其中可建20萬至50萬噸級超大型泊位的深水岸線47公里。我們必須加強岸線資源的統籌整合,深入實施“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發展戰略,加快形成廈門、福州、湄洲灣三大港及港區之間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新格局。
再說海洋。除港口物流外,福建的海洋漁業、海上交通運輸、濱海旅游、船舶修造、海洋工程等產業都有一定基礎,但規模還不夠大、質量也不高。如何加快海洋傳統產業升級,加快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如何實現科技興海,完善海洋開發與保護的機制等等,都是大的文章。
還有民間資本。據估計,僅省內的民間資本存量就不少于1.2萬億元,相當于2012年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的50%。現在利用外資增長乏力,正是我們爭取閩商回歸、吸引民間投資的大好時機。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支持福建發展的力度加大,相繼頒布實施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和《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國家各部委也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一大批實力雄厚的央企進入福建。可以說,福建發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