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北京人藝成立60周年
201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迎來了60歲生日。60年來,北京人藝上演優秀劇目300多部,演出場次數以萬計,不僅留下一大批經典劇目,也培養了眾多受觀眾喜愛的優秀藝術家。
上個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北京人藝以演出郭沫若、老舍、曹禺的作品而聞名。著名戲劇家焦菊隱先生曾擔任劇院總導演,培養出了以于是之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創作出《茶館》、《雷雨》、《蔡文姬》以及外國劇目《慳吝人》、《伊索》等一大批優秀作品。進入新時期,北京人藝相繼推出了《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樓》等劇目,并組織了《龍須溝》等經典劇目的恢復上演。1982年,林兆華導演的《絕對信號》在北京人藝一個排練廳里吹響了“實驗戲劇”的號角。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大量的西方劇目開始在北京人藝的舞臺上出現,西方當代劇目與中國本土實驗劇目一起,為北京人藝的創作打開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專家點評
張和平(北京人藝院長):北京人藝有句老話“拉開大幕是真的”。這幾年,我們一方面復排了10余部經典劇目,一方面推出了《窩頭會館》、《知己》、《喜劇的憂傷》等新戲,它們既保持了人藝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又有所創新、有所發展。目前,北京人藝上下已經形成了共識:要在繼承中發展,為了發展而繼承。(記者蘇麗萍整理)
8 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設
國家文物局重設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11月17日公布,更新后的名單共45項,涉及28個省、市、自治區,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新名單呈現三個顯著特點:一類型擴展,二打包項目成為常態,三涉及少數民族文化的項目大幅增加。名單重設主要出于三方面考慮:首先是各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熱情持續高漲,多個省市向國家文物局申請將一些價值突出、申遺潛力大的文化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同時,世界遺產委員會關于世界遺產的申報要求越來越嚴格,文化景觀、文化線路、工業遺產等新的遺產類型日益受到重視,原有的預備名單中新型遺產數量較少。另外,相當一部分原預備名單項目地方政府未予重視,申遺工作沒有實質性進展,不具備近期申遺的基本條件。
專家點評
童明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預備名單采取動態管理,對于因保護管理不善,致使遺產價值受到損害的項目,國家文物局將酌情予以警示,情形嚴重的,可以將其從《預備名單》中除名。
(李韻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