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孔店中學 王慶緒
我的家鄉,淮南市孔店鄉,地處江淮分水嶺,南與長江流域似接非連,北與淮河流域若即若離。一直以來,農田用水全靠自然降水,如果當年雨水少,就靠河湖溝壩截留的雨水。但是要把低處河湖裡的水弄到高處的農田,對於早些年處於自然經濟耕作狀態下的農戶來說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對水的渴盼,成了家鄉一代代農人放不下又難以實現的希冀。五十多年來,演繹了一出出坎坎坷坷、悲悲壯壯的水利追夢故事。
六七十年代:水桶?水車
我是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我記事的時候,家鄉的農田在午季作物小麥、油菜、煙葉等收割后,隻能播種旱作物,像黃豆、綠豆、芝麻等。高產量的水稻無法栽種,原因就是缺水。其實,在田地的不遠處,就有一個很大的湖泊——高塘湖。但由於當時沒有水渠,也沒有提水設備,人們隻能望水興嘆。
后來,公社組織男勞力去“上河堤”。所謂“上河堤”,就是勞力去離家十來裡路遠的地方挖大塘。我的父親回來說,“上河堤”時,全公社的壯力都集中在一起,人均一把鐵鍬、一根扁擔,兩隻柳筐,齊心協力地挖塘、抬泥。“上河堤”的人吃住都在工地上,場面非常宏大。就是依靠這鍬挖肩挑,兩個冬天,社員們硬是挖出了一口5400余畝的大塘,取名“蔡城塘”。歷經50多年的風霜雪雨,蔡城塘現在依然是孔店鄉當家的水利樞紐工程,負責著全鄉7萬多畝農田的灌溉任務。
挖出的泥土,堆在大塘的四周,形成了平坦寬敞的塘埂。塘東埂從南往北依次設立了十二個閘門,負責向塘下的5個村供水。全鄉以蔡城塘為界自然分成兩大區域——西邊的為“塘上”,東邊的叫“塘下”。塘的東埂中間往東又修建了一條地上溝渠,一直通到高塘湖邊,並在那裡建了一個機戰,裝了四臺抽水機,每年四月份的時候開始抽水到蔡城塘。但由於孔店地處江淮分水嶺,屬典型的丘陵地區,地勢呈西高東低狀且落差較大,這就給水利建設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因此孔店鄉採用的是三級提水方式。
那個設在高塘湖邊的抽水站,我們叫著“一級站”。負責從高塘湖抽水到蔡城塘。塘上片的用水,要從蔡城塘裡再次提水到高處。於是就有了“二級站” 、“三級站”。
雖然有機站抽水,但在我記事的七、八十年代,農田用水十分緊張。蔡城塘的閘門是定期定時打開的,一些未能及時放上水,或者離溝渠比較遠的田塊就隻能汲取溝渠塘底的余水。沒有機械設備,就隻能肩挑手提。男勞力挑水澆田、母子抬水澆園是我小時候常能見到的情景。為了節約用水,點豆、載菜的時候,就一瓢一瓢的點澆。
而那些離溝渠近的田塊則比較幸運,人們可以架起水車車水。水車有兩人手拉式的,有一人、兩人腳踩式的。小時候的我,看著翻飛的輪葉把白花花的水從水槽裡引出,覺得十分的有趣,哪裡知道那抽水之人早已累得氣喘噓噓。
八九十年代:水泵
缺水,使得田地的產量很低,那時還沒有出現農民進城打工的現象,靠土地生活的農民們雖然十分仔細地打點著土地,但秋天的收獲還是很微薄。能夠用上水,將旱田改成水田,增加土地的收成,讓日子變得富裕一些,成為農民們心頭揮之不去的夢想。覺悟過來的農民們一次次地向政府反映情況,但由於當時的政府也很窮,水利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農民們就隻能自己力所能及地解決問題。
以前水車車水,太費人力,效率也低。因此稍微有點余款的人家,就在水利上大力投資。這時,市場上出現了柴油機帶動的抽水機,抽水效率大大高於人力水車。如果再有足夠長的皮管,可以將水抽到很遠的地方。有了水,就可以保証莊稼豐收。於是,許多人家就是借錢,也不甘落后地添置拖拉機、水泵等抽水設備。水稻拔節抽穗的時候,隨時可以看到拖拉機拉著水泵開往田間。但是,水泵多了,公家的機戰供水還是那麼多,這就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為了搶得頭水,各家爭先恐后,沒有搶得有力位置的,常常就有牢騷,不服那搶得頭水的,言語就會產生沖突,嚴重的時候還會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