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橋夕
2016年12月21日08:40 來源:京華時報
降成本,片面說這里負擔重那里負擔輕,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少些情緒化的炒作,多些實事求是的分析,把精力放在落實供給側攻堅戰的任務上,才是企業利益所盼。
日前,福耀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表示計劃投資10億美元,在美國建廠。有媒體斷章取義,聯系起他接受采訪時所談的中國制造業企業稅負高、勞動力成本提升過快等問題,稱其是因為稅負痛感才選擇“跑路”,還報道某女民營企業家痛哭“撐不下去”,片面指責稅收制度改革。對此,曹德旺明確回應沒有跑路,那只是正常的對外投資計劃,中美兩國的投資環境也“大致相同”。
媒體人的職責在尊重事實,評論員的道義在據理力爭,只看部分事實、選擇性評論,難以揭示問題的本質、推動問題的解決。我們看到,對于這一新聞有的媒體選擇了客觀理性的評判標準,由此分析國內的營商環境如何進一步法治化、市場化,還給出了降低民營企業成本的若干辦法。這種務實的態度符合媒體的基本職業素養。
事實上,對民企負擔的判斷應從三個維度來審視。一是稅收法定的稅負,這部分在不同的測算標準下有不同的結果,但總體上與發展階段和轉移支付、公共開支等相契合。這部分的降低只能在法治的改革框架下逐步進行,地方政府隨意的增減只會帶來更大的混亂。二是各類合法的交易成本,包括過高的信貸成本,及其引發的借新還舊,還有五險一金費率適當降低,此外能源與土地等開支也存在下調的空間。三是可能的“尋租”開支,包括簡政放權不到位引發的新負擔等。
對此,總的態度是第三類負擔必須堅決打擊,靠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外部成本。而對第二類負擔主要靠調控,見效也需要一個過程,“組合拳”之間的關系也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而對第一類稅收負擔的調節,需要分類來看,在增收壓力較大的背景下逐步推進為妥。
這是因為,后兩類負擔的降低已能夠較大幅度解決企業的經營困難。同時,對信貸成本的規制也利于降低杠桿率,一舉兩得。對稅負來說,我們反對的是不依法征收,以及過頭稅、歧視性政策等亂象。把稅種稅率與增減標準科學測算統一進稅法當中是當務之急,比局部的加加減減重要得多,也來得實惠得多。至于有人反映的營改增沒有降低負擔的問題,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宏觀上的數據支持改革是無異議的,但到了具體的行業地域具體的微觀企業里,情況可能有些差別,不能一概而論以偏概全。
降成本,是一道世界性難題,片面說這里負擔重那里負擔輕,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只有具體而微地分析企業負擔的類型,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哪些合法哪些不合法,哪些短期能解決能見效,哪些需要一個過程來處理,都需要辯證看待、辨證施治。中國經濟的復雜性在此,宏觀調控的難度也在此。少些情緒化的炒作,多些實事求是的分析,牢記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把精力放在落實供給側攻堅戰的任務上,才是企業利益所盼,民生福祉所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