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齊家
2016年12月15日08:14 來源:光明日報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人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學》中的第一句話。《大學》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將其單列成“四書”之一。從內容上看,《大學》是一篇極為珍貴的古代教育哲學論文。《大學》體大思精,以人為根本,以培養君子為目標。《大學》的哲理福國利民,是人成就功業、立身行道的指南。全文綱舉目張,事理完備。其哲理精微,由內而外,由己而人,從抽象概念到實際功夫,宗旨即是做大人與君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三個“在”層層遞進,被稱為大學之道的“三綱”,“三綱”即三個宗旨、三個綱領。而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被稱為大學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為了達到“三綱”而設計的八項條目功夫,或者說八個進修階梯。
所謂“明明德”,第一個“明”是動詞,第二個“明”是形容詞,意指不斷地彰明人自己內在的光明的德行(仁義禮智信等),培養高尚的道德。古人認為,人的德行賦之于天,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自覺。孟子講善性,認為人心是良心,人情是真情,所以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圣人與我同類”“人皆可以為堯舜”。“明德”即“善端”“善性”。“善端”如星星之火,泉源細流,如欲“善端”培養成“善性”(即圣人之性),必須“擴而充之”,同時還要謹防腐濁的玷污。“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明明德”的第一個“明”就是要闡明、彰顯、發揚光大,這正是修己、內圣之道。
所謂“親民”,是指親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惡為好惡,愛護民眾,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來源。孔子說“仁者愛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都是一種親民的思想。宋儒程頤、朱熹解“親民”為“新民”,即除舊布新、洗汰舊的不良習慣,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實這兩種解釋并不矛盾,都是中華文化的一貫思想,也是先圣先賢的理想追求之一。要“新民”,必先“親民”,“親民”的目的是為了“新民”,也就是說,只有真正的“親民”者,才能使民“新”。所以,“親民”正是安人、外王之道。
所謂“止于至善”,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盡善盡美的境界。修己、安人二者結合,內圣、外王二者統一,才能達到至善的境界。而一旦達此目標,就要恪守這一目標而不移。“止于至善”是一種至高境界,最先達到者應是先知先覺者,應是管理者、帶頭人。所以說,大學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學,至善是中國文化中修養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境界雖不能輕易達到,但有達到的可能,君子仁人應有達到的希望。以上三點,即《大學》之綱。
1941年4月,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寫了一篇文章《大學一解》,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總結清華大學三十年之經驗。文章指出,“學子自身之修養為中國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大學新民之效……為大學校對社會秩序與民族文化所能建樹之風氣”。梅貽琦的這些洞見,是現實與歷史的統一,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也是人文與科學的統一。值得一提的是,老清華男生宿舍有“明齋”“新齋”“善齋”三齋,也是以《大學》三綱領命名。
今天,我們如何堅持核心價值觀,堅守心中的德,繼而將這種個人的德匯聚成國家的德、社會的德,以大德的力量促使國家前進,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研究的問題。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