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的
2016年12月14日08:51 來源:中國青年報
熱點的最大意義不在于速度,而在于事實背后的問題,問題暴露出常識的缺乏。如果熱點對常識沒有一絲一毫的厘正作用,消耗那么多注意力資源又有何意義?
--------------------------------------------------
眾媒時代,輿論場里凡是有點兒風吹草動,都會爆出新聞,其中反映社會矛盾的話題,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吸引關注。誰都不愿意在這場追逐熱點的競賽中落后,媒體擔心失語,個體擔心無法跟上流行話題。每一起熱點事件的出現,在掀起一陣輿論狂歡的同時,都極大地消耗著社會的注意力資源。
對熱點打破砂鍋問到底,需要“圍觀”,需要輿論監督的魄力,這是毫無疑問的。追逐熱點就像追趕潮水一樣,一波消退了就換成另一波,來得快,去得也快。人們還沒琢磨透那消失在遠方的上一輪熱點的真實價值,就被裹挾進下一輪熱點的追逐賽。然而,公眾對熱點的關注時間是有限的,熱點事件的持續和影響時間是不確定的。人們經常發現,當輿論的熱潮消退,熱點事件本身其實才開了一個小頭。
拿年底發生的熱點事件說,深圳“羅爾救女”事件所引發的討論還沒有結束,公眾又投入對校園霸凌的關注。應該說,這兩類事件都能夠代表一定社會矛盾,因而能夠在極短時間內吸引輿論的集中關注。而且,此前輿論亦不乏對類似現象的關注,比如“知乎女神童瑤”詐騙事件,就曾引發過對個人求助信息真實性的討論。然而,對熱點背后的普遍問題,輿論的注意力往往是跳動的,而不是持續的。
聶樹斌再審改判無罪后,一些媒體梳理了多年來對聶樹斌案的持續追蹤報道。從這些梳理的傳播效果看,公眾對專業媒體追問聶樹斌案表達了認可與敬意。但是,在當前,這種持續的關注并不是變多了,而可謂越來越稀缺,“爛尾新聞”層出不窮。無怪乎,在聶樹斌冤案昭雪之后,有人將對聶案的追蹤報道譽為“傳統媒體最后的榮光”。
其實,如果說對真相的逼問,對常識的堅守,算得上一種“榮光”的話,那么這種“榮光”與媒體形態并沒有必然聯系。沒錯,新媒體技術讓報道變得越來越快,消息傳得越來越廣。在很多情況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最初來源并不是專業媒體的報道,而源于自媒體,甚至經常來自新聞的當事人。“快”本身不是錯,速度有助于推動事件真相大白。我們不光要看到新媒體反轉的可能性,也要意識到反轉就是挖掘真相的過程。
那么,為什么熱點消逝得越來越快了呢?這恐怕源于技術作用下的心態之變。技術發展很快,人們要學會適應技術、駕馭技術,對熱點的把握正是其中一個方面。世上熱點很多,技術進步幫助人們更快地追逐熱點。不過,熱點的最大意義不在于速度,而在于事實背后的問題,問題所暴露出常識的缺乏。如果熱點對常識沒有一絲一毫的厘正作用,消耗那么多注意力資源又有何意義?
值得指出的是,常識并不是恒定不變的,常識時刻處于動態的修正過程中。托馬斯·潘恩的名著《常識》,誕生于美國獨立的前夜,但是,當時人們的君主制觀念還根深蒂固。與其說潘恩在書中重復眾人皆知的常識,不如說他定義了符合那個時代需要的新常識。追問熱點,不讓熱點的潮水輕易退去,其最大意義不在于重申人們已知的常識,而在于從激烈輿論沖突中探索新的常識,讓這種新的常識變成社會共識。
因此,熱點不必無謂地重復,輿論的注意力也不必輕浮地跳動。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