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予
2016年11月30日15: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不久前,國家能源局在“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中指出,能源局輪崗交流制度落實不力,有的干部挑肥揀瘦、討價還價,有的不合心意提拔都不去。如被查處的新能源司原司長王駿、核電司原司長郝衛平等人在相關崗位上長期未交流。(人民日報11月29日)
相信“我的青春我做主”這句話,對于大家一點也不陌生。在時代發展的今天,年輕人有著青春的執著,有夢想的希望,把我的青春我做主當成最美的憧憬,這無可厚非。然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如果“叫板”組織,不服從組織決定,落實制度不力,挑肥揀瘦、討價還價,甚至不把組織放在眼里,對組織決定不當回事。自己覺得手握實權,組織奈何不得,執行決定做起了“選擇題”;或是自恃勞苦功高,認為組織安排委屈了自己,于是跟組織“討價還價”,儼然把分管領域當成“私人領地”這是不允許的。筆者以為,黨的政治紀律豈能成為“擺設”,執行組織決定豈容“我做主”。
毛澤東同志曾說,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誠然,如被查處的新能源司原司長王駿、核電司原司長郝衛平等人在相關崗位上長期未交流;一些地方在整頓辦公用房超標時,涉及到主要領導的辦公室超標,竟然采取“打擦邊球”式的“假改革”,要么打隔斷形式上減小面積,要么局長搬處長辦公室、處長搬到科員辦公室等等如是。試想,如果黨的政治紀律成了擺設,就會形成“破窗效應”,使黨的章程、原則、制度、部署喪失嚴肅性和權威性,黨就會淪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樂部”。而黨員干部自然就會在組織觀念喪失中,出現道德、價值觀偏移、違法亂紀,最終危害黨的肌體。
身為黨員,組織決定就是鐵的紀律,必須執行不容“我做主”。這也正如破窗效應所帶來的危害。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如果一個部門的領導干部“命令不服從,個人意見第一”,拿功勞當資本,自恃能力強貢獻大,端架子開條件,精于算計,跟組織“討價還價”,甚至于鬧情緒撂挑子。那么,其他的黨員干部難免也會心存:只要自己不貪不腐,組織原則就不算個事,組織紀律就沒啥可怕的。長此以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在貫徹執行各項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也就見怪不怪。
下級服從上級、個人服從集體,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組織原則。正所謂,我是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這也是黨章對黨員義務的規定。毛澤東同志說過:“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組織起來就有力量。沒有理想,沒有紀律,就會像舊中國那樣一盤散沙,那我們的革命怎么能夠成功?我們的建設怎么能夠成功?”所以,對共產黨員來說,執行組織決定豈容“我做主”,對組織交給的任務、作出的決定,不容打折落實,這是組織紀律,是每一名黨員的基本政治品質,是應有的不變本色。
一言以蔽之。執行組織決定挑肥揀瘦、討價還價,是嚴重損害黨的威信理當予以“零容忍”。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黨內決不允許有不受黨紀國法約束、甚至凌駕于黨章和黨組織之上的特殊黨員,人民群眾更不希望看到想說什么說什么,想干什么干什么,對中央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的黨員干部。對他們還真是不能“我做主”!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