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婭
2016年11月28日14: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微信公眾號“中青評論”中的一篇題為“我的公務員生活:痛并擰巴著”的文章引發公務員群體的熱議和共鳴。文章作者講述了自己進入公務員系統后,由充滿激情到只關心每天能不能按時下班的一系列心理變化,并以“但我終將離開,去嘗試自己能夠把控的不擰巴的生活。”結束全文,讓人深思。(11月25日《中國青年報》)
文章作者用“痛并擰巴著”來概括公務員生活,并從工作要求的不明確、工作方法的僵化、職業規劃的缺失、角色擰巴的定位、安全感的弱化等多方面進行了詳細描述。可以說,上述描述中每一條都能引發在職公務員的共鳴,讓公務員群體不得不感慨公務員生活的“擰巴”。然而,若認真琢磨一番,可以發現,作者描述的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相應的制度來解決,公務員生活不應該如作者描述的那般無奈。
比如:明確工作要求,可以通過目標考評制度來完成,并作出完成情況的量化評價;打破工作方法僵化,可以通過作風建設祛除“四風”問題,督促干部扎實做事;解決職業規劃的缺失問題,可以通過落實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和機制來完成,等等。系列完善的制度足以滿足干部對公務員生活的向往和期待。然而,現實并非如此,很多在職公務員沒有獲得想要的成就感、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而是像上述文章作者所描述的那樣,在公務員生活里痛苦掙扎。究其原因,在于完善的制度沒有配套嚴格的落實行動,導致制度存在的價值和目標無法實現。
制度的力量在于落實,價值也在于落實。如果不落實,制度就是一紙空文,當下的不良現實狀態正是源于此。比如,《公務員法》第七十六條明確規定,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但真正面對加班之時,領導跟干部不談補休,只談貢獻,使得長期加班的干部身心俱疲;《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規定(試行)》第二條規定,必須堅持人崗相適、人盡其才,但當進行人員調配之時,干部就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外行人做內行事現象長期存在;《黨章》指出要重視教育、培訓、選拔、考核和監督干部,相關制度也規定干部要定期參與理論、業務培訓,但事實上大多數干部參與培訓的機會少之又少,“本領恐慌”現象突出,等等。制度落實不力問題在公務員生活中普遍存在,讓干部個體很無奈。
制度落實不力,不僅會削弱制度的指導性和約束力,侵蝕干部的干事創業熱情,阻滯干部隊伍的成長壯大,而且會損害黨和政府的權威和形象,減弱全面從嚴治黨的成效,影響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前進。為此,加強制度落實,發揮制度力量,是穩定干部隊伍,凝聚發展向心力的首要選擇。
慎乃出令,令出惟行。隨著公務員制度的不斷問世和逐步完善,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制度重要性的認識,明確落實制度的強制性,增強落實制度的思想自覺;要加大落實制度的力度,逐條對照,逐條落實,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權,確保制度落實有行動、有成效;要強化制度落實的督查,充分利用巡視制度、派駐制度的監督力量,發揮日常目標考核的督促力量,加強對制度落實行為、效果的定期督查,及時反饋督查意見和建議,確保如期達成制度目標;要配套問責機制,對不落實制度、落實制度不力、落實成效不顯著的行為進行問責,以倒逼落實制度的行動自覺。
“公務員”對于很多干部來說,不僅是職業,更是事業。痛并擰巴著,本不該是公務員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但卻真實存在。對此,期望各級政府能夠正視干部對公務員事業的期待,嚴格落實各項保障制度,用制度的力量增強干部的歸屬感、成就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