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2016年10月13日14:51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上海宜家家居徐匯商場二樓餐廳的座位,長期被中老年相親群體“霸座”,儼然成了一個“相親角”。這些老人自帶茶水和零食、長時間占座、隨地吐痰、大聲喧嘩,甚至出現打架現象,網友戲稱其為“比武招親”。為此,商家不得不出臺新規,要求餐區必須先點餐后入座。
讀罷這則新聞,相信去過宜家中國商場的人都能立刻“腦補”出畫面。除了在餐廳經常看到“霸座”一族,在商品展示區,幾乎無處不在的“蹭睡”一族也曾引發社會的普遍關注。不可否認,這類消費者習慣的養成與商場自身的體驗式營銷理念有關。但對于這類有礙觀瞻的不文明現象,顯然不能歸因為商家單方面的開放。作為商家,允許乘客試睡,有吸引顧客的考量,確實也要承受一定程度的不文明行為所產生的成本。但商家未予制止,并不表示這類行為有其正當性。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商家之所以敢于提倡體驗式營銷,也是出于一種對文明消費習慣的預設,即開放式營銷不會損及正常的經營秩序和消費環境。然而從現實來看,這一點恐怕是被高估了。原本,只要彼此維持在一個恰當的平衡上,對于消費者和商家而言,這一開放做法可謂皆大歡喜。這次上海宜家不得不祭出限制性規定,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近年來,伴隨中國消費者消費需求的不斷提升,不文明消費現象也大量出現。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期間,安徽省銅陵市一自助餐廳國慶開業,向全市居民免費派送5天的就餐券,市民憑就餐券可以免費就餐一次,不想最終卻引發了毫無秩序的哄搶,就餐結束后很多食物都沒吃完,浪費驚人。
對于這類“占便宜”的心態,有人曾將其歸因為經歷了物質緊缺的時代,不少國人對于物質還保留著條件反射式的“占有欲”。但這種似是而非的結論未必經得起推敲,某些亂象反映的是公共文明發育的滯后。長期以來,我們社會里公域與私域的界限一直都比較模糊,不少人缺乏公共的概念,何談公共文明的發育?在消費時代,此種觀念和意識的偏差通過消費行為凸現出來。甚至可以說,我們的國民形象與素質,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正是以消費者的行為習慣為載體。過去我們談文明消費,多偏向于適可而止、不浪費,卻忽視了要遵循基本的公共禮儀。“霸座”的老人,雖然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消費者,但這種行為畢竟發生在商場,也可以說是消費行為的一種衍生。
不同時代,對于國民素養和公共文明會有不同的定義。在當前消費文化為主導的社會,養成文明的消費行為習慣,可以說是新的國民素養與公共文明的題中之義。這方面,商家“被迫”糾偏也是一種有力的提醒,但更有賴于社會文明消費意識的傳播與普及。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老年人因打發時間而“霸座”的現象也提醒相關政府部門,在公共服務提供上應針對老年人的現實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投入。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