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心
2016年07月13日10: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人一生中有多少個證件證明?有機構12日公布的調查結果表明,“我國與人民群眾日常工作生活相關的各類證件、證明多達400多個,其中最常用的有103個之多”!
證明“多”,而且流程“繁”:證件審批涉及眾多部門,同樣的材料要重復提交,部分證件審批周期過長。據統計,辦理這103個常用證件,需要經過18個部委局辦,蓋100多個章,交28項辦證費。其中戶口簿需提交37次,照片要提交50次,身份證要提交73次。如果有特殊情況,可能更為麻煩。比如異地辦理準生證,需要經過8個單位,開5份證明,蓋8個章,歷時8天。當然,有可能還會出現“怎樣證明我媽是我媽”那種奇葩事,費勁耗時也未必能辦理妥當。
聽說一生中要辦理這么多證件證明,人們的第一反應,很可能就是假證件假證明在所難免。這也難怪,證件證明數量如此龐大,哪有功夫都精工細作?誰又能全部認得過來?有時造造假也能過關,必然導致需要更多證件證明來“防假”。事實也正是如此,證件證明越來越多,恰恰因為社會誠信體系的缺失與造假現象大量存在,人們互不信任,只能飲鳩止渴般乞靈于更多的證件證明,希望盡可能減少誤判、規避責任,盡管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退一步說,即使這些證件證明不假,其帶來的社會損耗也是驚人的。一把一把的這卡那卡、一疊一疊的證件證明,耗費了大量物質成本,更浪費了無數的生命光陰。時間一久,見怪不怪,人們或已無力質疑:這就是社會管理應有的常態嗎?
當然不是。早在計算機時代來臨以前,有的國家已開始對每名社會成員實施“社會安全卡”檔案管理制度。在全國各地設立統一的居民信息采集與動態管理機構,每個人都有跟隨終生的唯一社會安全號碼與相應檔案,記載了從父母基本情況到本人姓名、性別、年齡、入學、就業、結婚等幾乎所有個人社會活動信息,并與個人福利、納稅、信用狀況等相聯系,從而不必開具太多證明,持有很多證件,同時也減少了造假的可能性。早期建立這樣一整套信息數據,成本頗為龐大,讓人不可思議,但也為科學、高效的社會管理所必需。好在到了計算機時代,實施難度已大大降低。
按說在我們這個計算機和大數據都已十分發達的時代,建立這樣一套簡明高效的社會成員信息采集系統,減少冗雜低效落后的各類證件證明,應該更有必要,也更為容易,哪怕人口數量要多一些。然而,改革開放這么多年,證件證明繁雜的老毛病不但一直未能去根,反而隨著社會事務的日益復雜,社會流動的日益加快,社會誠信的日益缺乏,反而有更加惡化之勢。
癥結在什么地方?板子恐怕得先打在缺少相應立法和頂層設計上。雖然早已有了信息集中收錄、證件證明合一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的構想,但是遲遲不見有重大的實質性舉措,目前尚看不到明晰的路線與眉目。在信息共享、平臺統一問題上,最需要頂層設計和相關的立法作保障。而且由于這種平臺屬于公共設施建設,投入大、見效慢、風險高,雖然新體系建立以后,整個社會成本會大幅降低,但前期投入需耗費大量資金,不是個別部門、個別企業能夠承受的,必須有國家層面的整體設計并明確推行步驟與措施。
其次要打破地區、部門、單位等利益藩籬和人為壁壘,有效整合各方資源,也要有國家層面的權威去推動。統一的社會成員信息平臺,所需信息來源多、分布廣,必然牽涉多個方面,尤其事關各種利益。除了直接涉及一些原有的頒證件、開證明的部門或明或暗的權力,也與許多服務性事業單位、公司、組織、團體等有關,大到公安系統、財政系統、金融系統,小到醫療診所、街道社區甚至小區門衛等,凡是有數據收錄與獲取終端的地方,不管是高速主干網、次級網絡還是各類局域網,只有全部納入統一平臺,才能保證信息的動態更新、及時有效,才能使辦事不需繁多的證件證明成為可能,從而走出“證明越多信任越少”的困境,減少社會運行成本,提高社會管理效率,以制度保證社會誠信度的提升。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士心熱評”專欄:
網評精粹:
相關專題 |
· 作者文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