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彪
2016年06月29日16: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來臨之際,帶著對黨的深厚感情,退休老黨員、原泉州市委文明辦副主任肖克信日前在黨旗面前,向組織遞交了一筆“特殊黨費”,報答黨的培育之恩。(6月28日東南網)
“我想感謝黨和國家的培養,讓我從一名無知青年成長為一名有信仰、有追求的共產黨員,讓我從一個解放前的貧困窮苦家庭走出來,轉變到如今生活條件良好、兒孫同堂的美滿生活。作為一位老黨員,我希望通過繳納‘特殊黨費’來表達感恩之情。”肖老的這席話,令人警醒,發人深思。的確,當我們“從貧困窮苦家庭走出來”的時候,當我們“過著生活條件良好、兒孫同堂的美好生活”的時候,是應該好好想一想我們的今天到底是誰給的。
不必諱言,有的黨員干部明明是在黨的培育下成長起來的,卻認為是個人奮斗和某個領導提攜的結果,不是感激黨組織的培育之恩,而是把感激之情記在某個領導賬上;有的得益于黨的政策過上了好日子,卻盲目地左攀右比,覺得這也不如意,那也不滿足,時常發點牢騷、說點怪話;還有的戴著放大鏡看問題,甚至“放下筷子罵娘”。顯然,這樣的黨員干部絕不是一名合格黨員,絕不會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也很難做到“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是不可能擔當重任的。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烏鴉反哺,羔羊跪乳”,這一個個典故反映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恩文化。感恩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覺悟。回想我們的成長歷程,哪一步離開了黨組織的培養?即使干出了一點成績,誰給我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平臺?一滴水匯入江河才有力量,一個人依靠組織才有前途。離開了組織,個人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立足,無法進步。想想這些,我們對黨的感恩情懷就會油然而生。鄧小平同志常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他牢記黨的培育之恩,把畢生心血都獻給了黨和人民的事業。
常想黨的培養之恩,更當把感恩之情化為報恩之行。首先,要用忠誠來感恩。自覺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做到聽黨話、跟黨走,恪守黨的信仰,堅定理想信念,牢記自己第一身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上的純潔。正如肖老表示,退休二十幾年來,始終沒忘記自己黨員的身份,通過黨員信仰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其次,要用實績來感恩。相比黨組織的培養之恩,應當算一算我們欠了黨和人民多少“賬”,欠了崗位職責多少“賬”。用實績來感恩,就要有擔當、有作為。我們黨95年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展現了共產黨人的擔當精神。“如果有來生,我愿意為這個可愛的祖國和美麗的故鄉再奮斗一生。” 肖老的這番話,同樣是對我們“為黨盡職、為民盡責”的鞭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