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贊偉
時光荏苒,流水經年,“雙節”將至。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嚴防節日腐敗”雖是老調,卻也是常談常新。不知“節日腐敗”何時不再有,我輩毋須談?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從嚴治黨、從嚴治吏。先立鐵規,后出重拳。黨風政風為之一振,干部作風煥然一新。但每逢佳節,總有一些“節日病”,不收手、不收斂,把制度當擺設,視紀律為無物,逾規越矩之行大行其道、屢禁不止。公車私用者有之,公款吃喝者有之,行賄受賄者有之,“丑態”不勝枚舉。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使組織蒙羞、讓群眾心寒。
如何預防“節日病”,使各級領導干部守住氣節、嚴守底線,過一個清正廉潔、“平安健康”、歡樂祥和的“雙節”。筆者以為,還應從“盡早提醒、嚴格監督、健全制度”“三件事”入手,持續用勁、久久為功,徹底鏟除滋生“節日腐敗”的土壤。
打好“預防針”,盡早提醒。一日難凍三尺冰,領導干部患上的“節日病”,從“感染”到“病發”,也非一日之功。相關部門應練就”火眼金睛”,充分了解領導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及時處理苗頭性傾向,做到早提醒、“治未病”,預防前置,警鐘長鳴。把住“節日腐敗”易發的環節和部位,使鉆營者無漏洞可鉆,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節日腐敗”感染、傳播的機會。同時把“節日腐敗”,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抓實,抓住“關鍵節點”,盯住“關鍵少數”,抓早、抓小、抓實,提前介入、制訂規定,下發禁令,劃定底線。應切實打好“盡早提醒”這劑“預防針”,把“節日腐敗”消滅在萌芽狀態。
念好“緊箍咒”,嚴格監督。陳毅說:“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領導干部之所以易患“節日病”,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缺乏黨和人民的監督或者監督不到位。沒有“萬目睽睽”盯著,就會心無畏懼、行無約束、放浪形骸、膽大妄為。要不斷健全“重要節點”監督干部的體制機制,采取平時監督與“關鍵節點”監督相結合、上級監督與下級監督相結合、群眾監督與民主監督、重點監督與例行監督相結合的方式,時時處處監督領導干部行為。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履行職責,及時行動、加強對下級干部的監督管理。同時積極動員廣大群眾參與監督,健全熱線舉報、信訪舉報和網上舉報“三位一體”的舉報網絡,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在預防干部“節日病”中的積極作用。應切實念好“嚴格監督”這本“緊箍咒”,使領導干部心有所懼、行有所止,自覺抵制“節日腐敗”。
裝好“安全門”,健全制度。鄧小平說:“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 “節日腐敗”之所以頻頻發生、屢禁不止,實質上還是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動搖、靈魂缺鈣、信仰缺失的結果,是思想作風“跑冒滴漏”的外在表現。要想徹底根治,還得依靠健全完備、切實管用的制度。不但要善于制度的頂層設計、長遠規劃,也要對制度進行“微觀解剖”、定出細則,以方便于執行。用制度明確領導干部的行為準則,定出“自由區”,使其知道啥事可以做;劃出“紅燈區”,讓其明白啥事不可為。立下“懲戒尺”,使逾規越矩者“知道疼”,使制度得以剛性執行、“招招見血”。長此以往、循環往復的制度運行,必定能夠使領導干部形成深入“基因”的行為自覺。應切實裝好“健全制度”這扇“安全門”,管住領導干部的日常行為,治好“節日病”,杜絕“逢節必腐”。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根治節日腐敗是一項持久的“整風”工程,只要善始善終、馳而不息的正黨風、帶政風、促民風,終將鏟除滋生節日腐敗的土壤,純潔黨的肌體,使政治生態清風徐來、山水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