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疆
一個月內,連續10封匿名來信“舉報”南京16名區級中層干部“吃拿卡要,公款吃喝”,引起民眾和媒體關注和質疑,到底實情如何?16日下午,火速介入調查的南京市紀委,向社會通報了調查全程,以及“被舉報人”的現場“回應解釋”。
在這場信訪監督“雙公開”的特殊會議中,16名“被舉報”干部全部出席,站在臺上接受紀委和當地群眾的質詢。從其形式來看,紀委、“被舉報干部”、群眾三方同時到場,一切公開透明,確實算監督舉措的有效創新。其實,俗話說的好:“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對于被舉報者而言,假若身正,怎又何懼對薄公堂?再者,“雙公開”的方式亦是對那些不講規矩、不守紀律之人最為“犀利”的拷問。
毫無疑問,在正風肅紀新時期下,暢通監督渠道實屬必要之舉。應該看到,信訪監督“雙公開”的點睛之筆正是群眾參與。設身處地來想,沒有哪位干部愿意在如此公開的場合下成為“眾矢之的”,而“雙公開”的措施則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告誡干部必須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雙公開”的有形之處在于紀檢監察機關不遺余力的“抓早抓小”,而無形之處則是以群眾監督的“壓力”,讓各級干部自覺強化廉潔自律的意識。
值得注意的是,“不實舉報”的情況確實會存在,但干部也應以開誠布公的態度和君子坦蕩蕩的氣度來應對。事實上,“雙公開”會議的方式正是一個答疑解惑的平臺,面對舉報,有問題即開展嚴查,若不實則公開聲明,這既是對干部的保護,更是對群眾舉報客觀的答復。
2012年南京市紀委出臺《關于實施紀檢監察信訪監督雙公開制度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了信訪監督“雙公開”的創意。至今,從“雙公開”的監督實效來看,溧水區衛生局基本是“零舉報”,同事之間也沒有了相互“猜忌”,群眾也在現場得到了“回復”。可以說信訪監督“雙公開”的創新之舉,是暢通群眾監督渠道的又一實招,亦讓干部能夠知規矩、明紀律。
進一步說,通過群眾參與的“雙公開”創新之舉,所形成的是一種“不敢腐”的懲戒機制和社會氛圍。但對于當地紀檢監察機關而言,還應立足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從嚴執行“雙公開”制度,不斷探索社會、群眾監督的有效舉措,為各級干部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提供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