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建
由環保部公開的數據,只有113個重點大城市的信息,全國其他數千個城市的水質情況并未披露。記者多方問詢都未能獲得。有學者透露,水質情況很糟糕,但有多糟卻是個國家機密,估計真實的合格率只有50%左右。2012年,住建部城市供水監測中心總工程師宋蘭合接受《新世紀》周刊采訪時曾認可水質合格率僅為50%的判斷。
這幾年,從地表水到地下水,水質安全議題儼然成了不少居民的夢魘。4月11日蘭州水污染事件后,北京水質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的消息再次曝光,凈水器廠家倒是興奮得很。盡管此后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專門入戶檢測并辟謠,但水質安全的常態監測仍牽動著公眾的神經。
據說北京自來水集團的水質檢測中心檢測能力達到了205項,遠遠超過國標的106項,“北京的水已經比很多城市的水安全得多。”只是,全國有幾個北京?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鄭興燦指出,即便在新國標106項標準,并不是所有地區都能做到,少數只能做到10項或40項,目前做到深度處理的水廠不到2%。誰敢說,自己的城市恰恰是在這幸福的2%里面?
沒有什么比真相更能安撫人心。前些天,不少人呼吁要像PM2.5那樣每日公布自來水質量情況,但隨后即有消息稱,“中國水質在線檢測僅10余項,每增一項或需2萬歐元”。花錢還是小事,更令人擔憂的,是下面這些信息:2/3水廠無日檢能力,近半水廠無任何監測手段;自來水國標106個檢測項目中64項為非常規性檢驗……這些消息,究竟是否空穴來風,似乎一時也難以證偽。水質情況究竟如何,確實是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謎題。就在幾天前,北京律師黃樂平等3人致函國土資源部,要求公開2013年全國地下水水質監測的更多信息。22日,國土資源部發布的《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全國地下水監測點水質較差極差的接近六成。遺憾的是,迄今還是沒人說得清,哪些城市水質差、哪些城市水質較好。全國水質情況的“成績單”,成了事實上的國家機密。
于是,民眾只能循著相關數據的蛛絲馬跡,來體認自己所在城市的大概水平:一是2007年9月,時任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說明會上透露,全國113 個重點環保城市的222個飲水地表水源的平均水質達標率僅為72%,不少地區的水源地呈縮減趨勢。二是2012 年,全國 113 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水質達標率為 95.3%。換言之,重點城市飲用水水源的水質仍有4.7%是不合格的,而在更多中小城市,飲用水水源的真實情況恐怕只會更糟糕。這樣的推斷,自然不是小人之心——農村及中小城市的檢測設備和技術更為欠缺,水廠的處理工藝又更為落后,污染換政績的沖動更為蓬勃,水質又如何會比重點監測城市更好?
關心水質,不過是生存焦慮使然。水質狀況,也許令人揪心,但打開天窗說亮話總好過遮掩含混:這既是民眾知情權所需,更是水質監督的必要前提。退一萬步說,眼瞅著水價一輪輪漲上去,即便從市場的角度看,全國水質情況也不該總與消費者躲貓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