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宏
自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各地國資改革動作頻頻,資本市場也不斷傳遞出國企改革的聲音。日前,在遼寧召開的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一次給出改革“定心丸”。(3月29日人民網)
李克強總理在遼寧召開的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指出,“調結構是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更具長遠競爭力的新增長點。”這一句話深刻地點明了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形勢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我們知道,在知識經濟時代,創造力和科學技術,尤其是核心科技的掌握和發展程度如何,已經越來越成為經濟持續發展和在發展中獲得競爭力的關鍵?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早就已經成為共識,然而如何發展科技、形成創造力和競爭力來促進經濟發展,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才是我們面臨的難點和關鍵點。
在國內外經濟持續下行的態勢下,尤其是國內經濟面臨的國企利潤增幅下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和經濟結構調整難,轉型難、壓力大以及今后如何激發市場活力,如何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等,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現實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還是要解決市場的問題、企業的問題和政府的問題。對于企業而言,越是困難,就越是要增強自身科技創造力和科技實力,努力在產品結構和質量上推陳出新,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開拓市場;而市場的問題,就需要政府不斷轉變職能,切實“放開雙手”,為市場松綁,真正讓市場回歸“本位”,真正讓市場發揮主導作用、成為經濟發展的“主人”,而讓政府真正成為服務型政府,為經濟發展服好務、當好“參謀”。
當然,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并非易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辦到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培育需要有強勁的市場需求和有效的市場供給,需要成熟的科學技術和持續的發展動力,而最終要得到市場認可、產生效益,進而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推動經濟發展上一個新臺階,則更是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優化。但無論如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是大勢所趨,是形勢所需,無論它怎么難,都要努力從這方面著手,最大程度地優化企業和市場、優化政府服務,努力為經濟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和活力,才能讓經濟破繭重生、綻放新的光彩。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