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央
他正在努力減少政府——這只龐大的有形之手的枝枝蔓蔓。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政府也許是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組織,而李克強要做的,就是逐漸把許多事情的決定權讓渡給市場。(人民網 3月27日)
自李克強總理上臺以來,多次扮演著“剪刀手”的角色,對中國的大政府傳統出手,做了一次次漂亮的減法。每一剪刀都會痛,每一次減法,減掉的是冗雜,減掉的是錯亂,減掉的是糟粕。每一次剪刀出手,都是直達痛處、直擊根源的自我救贖,在一次次減法里,市場活了,干部隊伍風氣正了,群眾掌聲多了。
“進一步簡政放權”,放開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簡政放權”的每一刀,都意味著一些審批,以及審批帶來的紅利隨之消失,意味著市場上的權力綁架會越來越小,意味著新的企業注冊、小企業做大、更活潑和有創造力的公司出現和更多的就業機會。這些看似美好的明天,是需要領導人痛下決心,忍住利用落后產能刺激經濟的虛假繁榮誘惑,忍住權力改革新舊交替的“陣痛”,頂住內心哪怕一絲的不忍和遲疑的壓力。簡政放權的每一刀,都必須依靠堅毅的內心和堅決的態度,才能讓權力的光環從干部身上卸下,才能將經濟的主導權交還給市場。
“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尋求財政效能的最大公約數。三公經費鋪張浪費備受群眾詬病。從中央“八項規定”,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重要批示,再到李克強總理關于本屆政府任期內“三公經費”只減不增的承諾。我們黨致力于三公經費做“減法”,樹立了三公經費開支高壓線。三公經費做“減法”,這種減是領導干部將三公經費開支暴露于聚光燈下,以敢于接受監督和批評的勇氣踐行節儉之風,更是甘于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一種無私情懷。三公縮減的每一刀,都刺進了干部的“肉里”,從嚴懲到嚴禁,總理狠下心,減掉了干部引以為傲的一塊“贅肉”,逼著“瘦身成功”的干部學會“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這種堅毅和果決來源于深切的為民情懷,來源于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能耗排放做減法”,探求環保和發展的平衡點。李克強總理在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會議上指出,盡管經濟存在下行壓力、穩增長面臨挑戰,我們仍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這是給自己壓“擔子”,必須努力走出一條能耗排放做“減法”、經濟發展做“加法”的新路子。環境污染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本屆政府,緊攥“向污染宣戰”的戰書,信誓“不欠新賬,多還老賬”。就要在節能減排上下硬任務,給所有干部加擔子,環境污染要減,甚至有可能撬動個別地方經濟發展的命脈。這種一鼓作氣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以短暫的自我犧牲來尋求長遠突破的堅定,才能找到發展和保護的平衡點,讓社會在平衡中發展和進步。
總理的“減法論”,每一次對旁枝末節的“修剪”,都是站在國家發展和民族命運的高度,他深知平衡的奧秘,睿智的走在時代的最前沿,這場“減法”的革命必然會帶給中國煥然一新的面貌和破繭后的新生。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