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北京一些酒店、展廳等場所,各類評選評獎令人目不暇接:1月7日,由某網站舉辦的“2013中國汽車年度盛典”評選出24個獎項;1月7日—8日,某雜志社聯合其他機構進行了“行業50強或細分行業單項獎”等多項評選……類似的評選評獎每天都有!霸u比太多,我們人力、財力耗不起,得了獎也高興不起來!闭憬持髽I北京辦事處代表楊女士道出了部分獲獎代表的復雜心情。(1月12日《人民日報》)
郭文斌(浙江職員):一個月收到20多份邀請;一年花費百萬元應付評比,這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件難事,有些評獎或許能夠推掉,但有些掛著政府部門的名頭,還有退休官員當顧問的評獎,恐怕是不能推的,只能給錢了事。企業需要榮譽,但榮譽必須是實打實的,不是材料+金錢換來的,花錢買來的榮譽不僅不值一提,更是累贅,浪費時間浪費金錢。
唐偉(四川公務員):“知假而逐假”才是山寨評獎活動泛濫成災的原因。于此,有人選擇了默認,有人選擇了追逐,但很少有人選擇拒絕、抵制和舉報。沒有需求的抵制,就不會有供應的自覺。這是一種相生相存的共同體,評獎活動泛濫固然需要清理,騙人的山寨版固然需要打擊,但如何規范自身的行為,采取的是抵制而不是迎合的態度則是現實命題。若是沒有了利益關聯與互換,則不會有評獎經濟暗流涌動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