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林
這幾年,扶不扶倒地老人居然成了一個公共話題。最近的兩起事件讓此話題再次升溫:一是四川達州3名兒童攙扶倒地老太被訛,警方最終以老人涉嫌敲詐勒索立案;二是浙江金華八旬老人倒在地上五六分鐘,市民不敢去扶,圍成一圈等警察。
扶不扶倒地老人受到輿論高度關注,甚至成為網絡熱搜詞匯。一旦有老人倒地,主動攙扶怕被訛,不去攙扶心里又過不去,這是人們最真實的矛盾和糾結。原本再簡單不過的助人之行,現在卻需要左右權衡,再三斟酌,實在令人尷尬。
“扶不扶老人”之所以成為一道難題,多少離不開幾年來一些新聞報道和司法裁判的負效應,似乎做好事沒好報,還很容易搭上一場官司。其實,與備受關注的某些“前車之鑒”和無良者相比,每天媒體未曝光的好人好事、凡心善舉要多得多、普遍得多。拿最近幾起老人倒地事件來說,熱心施救者不少,且在偶然出現施救者被訛詐情況之后許多人都堅決站出來為之作證,這恰恰說明了我們社會善良正義之心并不淡漠。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如今公安、司法等有關部門處理此類事件的機制正趨于完善,以法律明斷是非、鼓勵向善的態度,無疑也給了好心人們更多的實際保護。
在談到破解這個困局時,有專家建議通過立法加大對訛人者的懲罰力度。這當然是一個辦法,但不是全部。扶不扶倒地老人,更多還是價值判斷和道德實踐的事情,首先應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當然,制度方面也需要有一些相應的保障,以鼓勵和保護每一個個體的自發善行。如果更多人能夠以心交心,互幫互助,而不是因為一些被放大的個例就預設立場,戴著有色眼鏡去打量周圍的一切,“扶不扶老人”的答案自然就很清楚了。
好人好事永遠是我們這個社會追求的主流。社會需要真正的行動者,需要播種更多向善向上的正能量。每個普通人都行動起來,道德的種子才會開花結果,整個社會風氣才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