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
近日,白巖松接受某雜志專訪,就所謂的“白巖松語錄”進行了一一辨認,鑒定結果是,網上流傳的借白巖松之口的言論,不少并非出自他本人。有文章分析認為:“這或許能折射出在物欲泛濫的微閱讀時代,匆忙的公眾有著空虛與干涸的心靈,他們分身乏術,只能通過微博、論壇等擷取只言片語,聊以慰藉。”
不錯,我們正身處一個速食與淺閱讀的年代,但此種“速”與“淺”,絕不就代表著公眾分身乏術到毫無辨別能力,乃至在微博、論壇等新興網絡形式面前只能做一個簡單的搬運工。這樣的結論太膚淺與流于表層。
倘若對種種“高仿”語錄做一次系統的梳理與歸類,除卻一些可能裹脅商業利益的心靈雞湯式表達,它們其實更多是批判現實或“中國式毛病”之言辭。在一些“高仿”的名人語錄中,行政流弊、媚權唯上、等級關系森嚴、知識分子價值異化等等,莫不都成為其殊途同歸的指向與批判對象。這不是心靈空虛的表征,更像是假借名人之口的“虛擬批評”。
有些話,大家期待有人說出來,它就以名人的名義出現了,這正是假名人語錄流行的重要驅動。與此對應的,更是一個令人五味雜陳的意見市場。網絡時代賦予社會更多開放性,也大大地擴張了公眾的言說空間,當每個人都有了麥克風,他們也就成為愈加有言說底氣的人。但如此之下,公眾仍習慣于選擇名人之口來表達,這說明還是有銳度和力量的言說依舊成本太高收益太低。所以,杜撰者才需要用名人的影響力來減少言說風險。
勿把“偽名人制造”簡單化理解,多數假白巖松語錄無關微閱讀時代,只關乎專屬于這個時代的真塊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杜撰者在編造著犀利與見鋒芒的假白巖松語錄,卻不過是在進行一種曲徑通幽式的表達。透過這種娛樂式的眾聲喧嘩,我們不能不看到更多。
(相關報道見10月7日《天府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