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又至教師節。盡管這個節日在“要不要送禮”的輿論聒噪下,似乎讓人的關注遠離了節日的初衷,但還是要在這一天,向所有的教師道一聲:節日快樂。
沒有哪一個節日,于今能像教師節這般引起如此之大的爭議與討論。這或是由于,也許沒有哪個群體在社會期待與現實之間給人以如此之大的撕裂感。但是,雖然一方面,在教育現狀和社會某些風氣的侵染下,“傳道授業解惑”的師者形象顯得淡化;但另一方面,我們或許應該從中感覺些許欣慰:因為有期待,才有爭議——人們并沒有喪失對于良好師德的向往與推崇。
在收禮、教師行為失范的背后,關于師德,我們似乎總能找到太多的失望之處。但如果將之視為師德整體敗壞的例證,那未免是一種更深的偏見。畢竟,絕大多數教師還是在認真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他們在平常的工作中日復一日,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心血。
但在這一天,重提師德,卻仍有必要。因為作為教師,他們的職業精神,也是社會精神狀態的一部分;而更為重要的是,教師作為“育人者”,他們的德行,更影響著下一代的精神傳承。因此,不管現實中,師德遭遇多大的危機,強調師德與師者的責任,仍是我們不容回避的節慶之義。
任何職業精神首先都當歸于一種內生的職業榮譽感和認同感。然而,當物質上的供給與精神要求失衡,難免使得這種職業認同感被虛化。就以教師節的送禮話題為例,它絕大多數發生于城市,而與農村無緣。這當然并非說,農村就不存在送禮現象,而是在弱化的話題背后,可能就對應著一個權益被忽視的群體,譬如農村教師——就在教師節的前幾天,一名代課教師因教齡不被認定而選擇自殺。
或許,這樣的失衡,難免最終要指向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實,它的解決看似道阻且長,但并不意味著現實的改善就無從開始。比如,師德除了需要平等權益來涵養,也離不開學生、家長、教師三者之間交流與溝通的良性循環。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就明確提出要求中小學成立家長委員會。這一委員會成立的初衷,正是要致力于形成良好的學校與家長的互動機制,它既能確保家長對教育的參與,其實也給師德的養成提供了外在督促。我們當樂見其成。
跳出雜亂的送禮爭議,于教師節,重新審視現代教師應該具有的師德與正當權益,其實只是節日文化應有的回歸。當然,這樣的反思,其實已經不僅僅是道節日命題,而更應該是一個社會對于教育和孩子,所當秉持的負責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