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亮
造謠有風險,傳謠需謹慎。警方刑拘兩名網絡推手秦志暉、楊秀宇。其網名“立二拆四”和“秦火火”,你沒準聽過,甚至參與過其策劃:“天仙妹妹”、“別針換別墅”、“動車天價賠償”、郭美美事件等。
隱身幕后,精準掌握網民心理。飽受爭議,甚至招致罵名,卻深諳浮躁喧囂時代,“八卦也是生產力”。小道消息真假摻半,帶來天量關注,正好渾水摸魚。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卻不管這對社會情緒的撕裂,對孱弱的公信力,對稀缺的社會信任,將帶來多么致命戕害。惡意的造謠,摻雜私利的傳謠,借以牟利的營銷策劃,必須依法受懲,以儆效尤。只是,打擊造謠,也要厘清一些問題。
刑拘罪名是“涉嫌尋釁滋事罪、非法經營罪”。這沒有問題。可非法經營只涉經濟,造謠則是公共輿論場域問題。秦、楊被拘,官方和輿論主訴求和關注點,也非刪帖,或雇水軍抹黑、炒紅一人收費幾何。
這種錯位,或正是謠言滋長的罅隙。秦火火號稱“謠翻中國”。謠言兇猛,是因抓住了“不透明、不公開、無公信”的尷尬。警方說秦、楊炒作“忽悠”網民,讓網民覺得他們是“社會不公”的審判者,宣泄不滿。
其實權威信息及時公開透明,一切謠言自然消于無形,比如昨兒網傳“奧克斯廣場劫持公交車事件”,成都警方迅速回應,普通糾紛,未接報警。這不過是利用安陽劫車余熱,無聊嘩眾之舉。
道德、價值判斷,因人而異,只有事實真偽判斷,是唯一確定的。回顧不難發現,不管“動車天價賠償”還是“紅會逼捐”“郭美美炫富”,有人信,是因它們對應社會痛處——“外國人超國民待遇,官方慈善透明度焦慮,權力監督的疲軟”。不公,并非謠言。謠言只選取倒霉個體作替罪羊,代為受過。
而每每涉事者或機構(無個體人格,不適用誹謗罪),也沒起訴網絡推手。這也給人以聯想,是否卷入漩渦的權貴,自身也無他們極力辯白的那樣清白,也經不起司法和輿論嚴苛的監督審視?這也助推了秦火火們逍遙至今。
炒作起家的推手,人見人煩。但打擊謠言,不是抓兩個人了事。借楊秀宇網名來說,公信不能“立二”,謠言必“拆四”:如果權力公信、司法公信和社會公信繼續孱弱,如果某些權力運行不透明不公開不受限再不改善,那么,鼓動公眾審判“不公不義”的真假莫辨謠言,必然甚囂塵上,會“拆”掉最后殘存的信任。
(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A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