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流量清零”簡直是“盜亦無道”
盜亦有道,大概的意思是盜賊們也是講一定的江湖規矩,有底線。這實際上是小民們萬般無奈之下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如今很多商品的消費者,連“盜亦有道”的指望,也成了奢望。
網上有帖為證。“手機是我自己買的,打電話每分鐘都計費。月租?我租了什么?手機上網流量按月算,超過的要付費,沒用完的到月清零。難道這沒用完的不是我花錢買的?是我花錢買的,你說清零就清零?”中國手機用戶好幾億,超過絕大多數國家的全部人口。這個帖子痛心疾首地反問,說是人們的心聲,肯定不過分。
當然,運營商們每每遇到這種情況,就煞有介事地搬出一套計算方法,一堆新名詞,但不管什么花招,無非就是“我就是要把你的錢弄到我的賬戶,你怎么樣?”所有光鮮廣告中的各種“關懷”、“服務”、“優惠”云云,讓人想想都覺得惡心。
不是說想賺錢惡心。賺錢沒有什么不好,問題在于你怎么賺。像眾多運營商這樣,眼睛盯著錢的時候,不要說什么商業道德、市場精神,就是“盜亦有道”四個字,恐怕也高高居于他們的道德底線之上。
是什么能讓他們冠冕堂皇地耍無賴、耍蠻橫呢?“店大欺客”固然是個因素,在缺乏市場精神和商業道德氛圍下,規模做大了,自然有些蠻橫——這是素質問題。
但這不是主要的,根本原因在于壟斷地位和法律缺失。素質低沒關系,如果有開放的競爭,讓消費者有個“貨比三家”的機會,素質低也許可以在一時一地得逞,但長遠看將會失去市場,不得不提升自己的素質。但他們現在是壟斷。
其次是法律不健全。對于這種典型的霸王條款,民眾卻只能睜著眼睛吃老鼠屎。原因就在于,面對一個個大型企業,分散的個人,在財力、精力和背景上無法與之抗衡。更悲慘的是,沒有一個由專業人士制定的公平法律來規范,沒有強力的執行。這樣的“嬌慣”,讓這些企業不管如何霸道,都可以行得通。
只要深入生活,人們就會發現這些霸王條款,可不僅僅是“手機流量”一件事,不過這件事已經引起大家憤怒了,不妨先解決這個。只不過在解決這個之后,別的霸王條款也會不斷地冒出。因此根本解決之道:一、打破壟斷,實行真正市場;二、加強法治,要真正的法制。
做到這兩點的確不容易,但總比指望“盜亦有道”要實際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