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萬患者擁入長壽鄉是環境“逼”人
許多在醫學上已被宣判死期的腫瘤患者,朝圣般地集聚于有“世界第五大長壽鄉”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盤陽河畔的坡月、平安、長壽等村并長住下來。這些并不“盛產”癌癥的村落,成了除腫瘤醫院外癌癥患者密度最高的地區。另有一些來此養生之群體,他們被統稱為“候鳥人”。 (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9版)
從報道來看,擁入廣西“長壽鄉”的“候鳥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已經被判“死刑”的癌癥患者,來此目的是為了延長壽命;另一類人是養生群體,來此目的是為了讓自己保持健康。既然廣西巴馬被譽為“世界第五大長壽鄉”,自然有它養生的神奇之處,比如,當地空氣、水質、土壤以及當地人生活方式等,都與壽命長有一定關系。
然而,一個廣西“長壽鄉”又能承載多少“候鳥人”呢?而且,當大量“候鳥人”擁向這里,再加上當地發展養生產業,會不會影響當地自然生態,這里今后是否還適合養生?這些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因為人的聚集,相關產業的發展,就有可能改變當地的生態,甚至讓原本清潔自然的環境也被污染。
筆者并非反對癌癥患者擁入“長壽鄉”,而是認為,正是其他地方的環境惡化,把“候鳥人”紛紛“逼”到這里。我們要意識到,這些“候鳥人”原本不必來這里,如果其他地方生態沒有被破壞,或者環境沒有惡化,這些人患癌的可能性就小些。
據悉,今年4月份舉辦的第十九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其主題是“保護環境,遠離癌癥”?梢姡h境與癌癥的關系是多么“親密”。據相關專家介紹,癌癥的發生主要是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多數的癌癥與環境因素有關。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污染物造成大氣、水、土壤等自然環境的污染,并且通過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飲用水、室內空氣等進入人體,從而引起了包括癌癥在內的各種疾病。
在生態環境惡化、癌癥高發而目前治療技術還很有限的情況下,求生欲望是人的本性,于是,人就會被逼得紛紛逃向廣西“長壽鄉”這樣的地方。然而,一個“長壽鄉”又能給多少人延長生命的希望?所以最根本的辦法還是要下決心遏制生態環境惡化,減少各種污染,讓每個地方都成為養生之地,而不是變成逃離之地。發展經濟固然重要,但未必非要犧牲環境、健康和生命。
現在,筆者最擔心的問題是,廣西“長壽鄉”最終也會被污染,因為“候鳥人”的聚集,顯然會讓當地政府、一些企業看到商機,然后在這里大肆開發,讓這里的空氣、水、土壤逐漸變質。另外,盡管某些“候鳥人”在這里喝尿、學狗爬,聽上去有些荒唐可笑,但卻讓人笑不出來,反而讓人很失落,在此,筆者不得不問:是誰把這些人逼上了“長壽鄉”,是誰把人又逼到某種荒唐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