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暢
2013年06月09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又一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我的思緒又飛到遙遠的意大利歷史名城佛羅倫薩,兩年前的那次踏訪,不僅使我折服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為那些精心呵護歷史文化的“泥漿天使”們的動人故事所打動。
1966年11月5日凌晨,意大利佛羅倫薩阿爾諾河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洪災不僅對當地的經濟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更對這座文化古都的藝術品帶來災難性的破壞,其中包括413幅油畫、11幅成組的壁畫、70幅個人壁畫、14組群雕作品、144件個人雕塑作品(其中有米開朗基羅的幾件作品)。
災難發生后,意大利很快出現了一個民間自發拯救運動。男男女女數千人來到佛羅倫薩志愿參與挖掘工作,他們被親切地稱為“泥漿天使”。之所以如此稱謂,一是因為洪災中,一些藝術品早已被“汽油和泥漿形成的黏稠狀、腐蝕性的混合物所毀壞”,志愿者下手挖掘,必然會泥漿滿身;二是因為這種搶救藝術品的行為如天使一樣圣潔。
佛羅倫薩受洪災損壞的藝術作品中,有不少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名家名作,藝術價值奇高且不可復制。以“佛羅倫薩人在內的意大利國民”為主所形成的民間自發拯救運動,恰恰折射了他們對本國文化遺產的敬畏。沒有地方政府的動員,沒有國家的號召,大家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這一行動本身就閃耀著崇高的人性光輝,詮釋著人類道德法則的真諦,也生動體現了他們義無反顧的文化擔當。
寫到這里,不由得想起德國著名詩人歌德在探究年僅24歲就聞名于法國文壇的文學史家昂貝爾的成才原由時,說過的一番耐人尋味的話:“世界上自然和藝術的各個領域里的精華都成天在那里(巴黎)供人公開觀賞……每走過一座橋或一個廣場,就令人回想起過去的偉大事件,甚至每一條街的拐角都與某一歷史事件有聯系……這樣一想,您就會明白,像昂貝爾這樣的人才,在這樣充滿著聰明智慧的環境里成長起來,24歲的年紀是能夠有所作為的!逼鋵,歌德不僅道出了文化對于人們成才的意義,同時還從另一個側面強調了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假若巴黎以至整個法國都割裂了城市的文化,還會有昂貝爾等人的脫穎而出嗎?而且城市不斷保護積累的文化流脈,對人的影響也遠不止于此。
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表明,發掘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不僅是一個國家的重要使命,而且也應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人類文明的享受者,也就理當成為人類文明的保護者。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09日 07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