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目前3家大型生物發酵類藥企均位于首府銀川市近郊,其生產引發的污染對周邊城市空氣質量、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居民在家看電視戴著口罩,從溝里抽水灌溉生產稻子顏色暗、產量低、根本不敢吃。百姓向有關部門投訴的惡臭、水污染問題十年未得到解決。(4月14日新華網)
3家污染企業污染了一座城市,“毒水”在河道里流淌,“毒氣”在空中彌漫,銀川被“毒”侵擾之中,群眾投訴10年“濤聲依舊”,當地政府如何面對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又如何給民眾一個合理的交代?
為什么10年污染難以根除?啟元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紅霉素、鹽酸四環素原料藥生產企業,泰瑞是中國目前最大的獸用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基地,兩家企業在很長一段時期里支撐了永寧縣財政。原來企業和政府是一條繩中的兩個螞蚱,“同生同死,難兄難弟”,污染企業是地方財政的“金主”,是“貓鼠一家”,有了這種“利益共同體”,只能犧牲不會說話的環境,也只能讓沒有貢獻更多稅收的百姓受點委屈。
地方政府對企業的“親情”也反應在治污“罰單”上,對企業象征性地罰款是對排污的縱容。啟元污水日排放量達6000噸,泰瑞的日排放量也超過3000噸,以3元/噸處理費計算,兩家企業每年要花近千萬元治理污水,惡臭的處理費用更高。實際上2012年環保局共對啟元和泰瑞兩家企業開了12張罰單,罰款僅為22萬元。22萬元罰款對企業而言“輕于鴻毛”,和上千萬元處理費相比哪個更合適,用膝蓋都能想出來,企業哪里有治污的積極性?寧可交罰款來“購買”排污權。在這種罰款治污的機制下,企業難以有治理污染的動力,如果按照此模式發展下去,別說十年,就是二十年也難以解決污染問題。
如此污染環境的企業為什么不能搬遷?永寧縣副縣長劉虎說得很明確,如若將企業搬到偏遠的地方,水源、勞動力等多種因素會置企業于死地,政府應該講誠信,既然招商進來,也就不能強制將其挪走;如果要搬遷藥企,政府必然要承擔部分搬遷費用,搬遷這兩家藥企成本高達上百億元,這對于一個財政收入僅9億元的縣級政府來說,實在無力承擔。劉副縣長的這席話,更印證了污染企業和政府“貓鼠一家”的結論。企業搬遷與否是個大難題,即使搬遷,如果不治理污染,那污染也只是被轉移,環境污染依然存在。我們理解現政府的難處,但總不能因為有難處就讓其繼續污染下去,無論如何,企業污染已到了必須認真治理的時候,再繼續下去,群眾的“情緒”會繼續高漲,難免會引發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客觀而言,即便真的是“貓鼠一家”,“貓”也該抓個“老鼠”給人看看,也有一塊“遮羞布”,別太難看。
發展是硬道理,經濟欠發達地區強力發展經濟沒有錯,但在發展過程中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是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是欠發達地區應該特別關注的重大問題。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污染企業是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欠發達地區對投資的極度渴望,常常會導致其不顧環境的約束欣然接納高污染企業,甚至會為引進來的污染企業充當“保護傘”,形成“貓鼠一家”的利益格局。為了眼前利益而犧牲地方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基礎,最終會得不償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理所當然,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是其最基本的職責。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政府為“貓”,企業為“鼠”,它們之間最好的格局是:貓是貓,鼠是鼠,貓別養老鼠,老鼠也別喂貓,貓與老鼠和諧相處,環境肯定遭殃。
污染治理從“貓鼠分家”開始,環境保護才能逐步走向正軌。
|